- 索引号:006382329L/2024-2230324
- 发布机构:万庾镇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7-01
- 公开日期:2024-07-01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万庾镇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县关于粮食生产的决策部署,切实抓好2024年粮食生产工作,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3.46万亩(其中早稻面积6.4万亩)、油料面积2.23万亩、粮食产量5.96万吨的目标任务,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不降、总产不减。镇粮食生产指挥所统筹协调全镇粮食生产工作,持续深化镇村组三级抓粮食生产工作机制。将粮食生产纳入办点干部联系村(社区)工作内容,实行镇级领导包干负责。各村(社区)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主体责任,把抓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村总支书记亲自抓、分管农业负责人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突出抓好早稻生产,稳定双季稻种植;将粮食生产任务层层分解到组、到户、到田;强化台账管理,分级建立真实有效工作台账。各村(社区)及时向镇人民政府报告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情况。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要负责对各村(社区)粮食面积的统计上报与单产提升进行全面指导。
二、稳定粮油播种面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加强社会资本流转土地经营权监管,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
营。明确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水稻生产功能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要优先种植双季稻,稻虾综合种养区必须至少种植一季水稻。深入挖掘旱杂粮扩面增产潜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充分利用旱土、高岸田、天水田、渗漏田和严格管控区等发展特色旱杂粮。因地制宜,确保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杜绝新增“非粮化”面积,分类逐步化解存量“非粮化”耕地。严禁耕地抛荒,强化督导考核,对新增抛荒或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视情况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程序,并取消该村(社区)全年工作考核评先评优资格;对抛荒一年以上的耕地,取消补贴资格。
三、推进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把提升单产作为粮食生产的重点。开展技术指导,在早稻集中育秧、早稻栽插、“双抢”、晚稻安全齐穗等关键农时季节,以及防汛抗旱等重点时期,镇农技人员要对农民开展实地指导、面对面传授等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农民因地、因墒、因苗、因时加强田间培管,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推广优良品种,合理搭配早晚稻品种,重点推广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性状好的水稻品种,做好早晚稻品种搭配。推广应用集中育秧、机械化育插秧、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合理密植等适用技术,实施“多播一斤种,增产一担谷”计划,确保丰产所需基本苗。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加强统防统治,有效降低病虫害损失,实现虫口夺粮。确保粮食单产提高 0.5个百分点以上。
四、大力推动设施农业发展。大力推进集中育秧设施建设,双季稻主产区,以新耘科技有限公司、张绍见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就近开展集中育秧社会化服务,努力提升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在各村着力推广以村组育秧能手为主的集中育秧,通过集中育秧解决因劳力、设备、技术等缺乏不能育秧、不会育秧的问题,带动完成早稻集中育秧抛栽大田5万亩以上。加大集中育秧设施的补贴力度,鼓励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积极建设高标准、规模化集中育秧中心,对新建育秧大棚且开展早稻集中育秧的,落实国家、省、县的资金扶持。保障设施用地,根据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联合印发的《关于支持设施农业发展规范用地用林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湘自资规〔2023〕4号),直接利用耕地耕作层或其他农用地表层土壤,进行符合耕地利用优先序农作物生产的日光温室、大棚用地,按照耕地认定。支持合理利用简易大棚、蔬菜大棚、小拱棚育秧。支持综合开发利用集中育秧设施大棚种植辣椒等经济作物,提高大棚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益。
五、开展粮油集中办点示范。以水稻、油菜为重点,开展集中办点示范。实施双季稻生产“百千万”工程,镇主要领导牵头在河西粮产区创建好双季稻轮作万亩高标准示范区,打造好华石公路沿线10公里双季稻长廊,在白铺、塌西湖、双杨、万庾、月形村五个村创建18000亩双季稻轮作万亩示范片,在月形村创建2000亩核心示范方,非双季稻主产区要创建一个双季稻百亩示范田。在示范区内,推行“五统一”种植管理模式,即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播栽时期、统一田间培管、统一指导服务,集成开展双季稻品种合理搭配、育秧新技术、全程机械化、绿色防控等生产新技术推广,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配套”。
六、抓粮油机械化水平提升。聚焦保障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对水稻机插、机抛实施作业补贴,加快补齐机插、机抛短板,确保全年2.65万亩作业任务如期完成。加快北斗监控系统、无人智能设备等高端精细农机的应用,强化“平安农机”创建,提升农机安责险覆盖范围,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推进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建设,支持建设农机服务中心和农机维修中心,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组织,建立农机应急救灾服务队伍,完善农机救灾应急响应机制,为农机化发展保驾护航。
七、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聚焦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和农业生产关键薄弱环节,鼓励专业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社发挥贴近农户优势,提供粮食生产代育、代耕、代插、代防、代管、代收、代烘、代储、代加、代销等“十代”服务,提高种粮效益。加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建设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以大农户带动小农户发展。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家。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面,重点支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质升级。支持粮食烘干、加工、仓储等设施建设,对有条件、有需求的粮食加工企业优先安排设施用地指标。
八、实施粮油品牌提升行动。按照规模化经营、精细化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遵循“一村一品、多村一品、集中连片”的原则,发展中高档优质稻4万亩以上。加大对省、市级龙头企支持力度,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粮食生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一证两码追溯体系,做优做强“玉针香大米”品牌,助力“华容稻”公用区域品牌建设发展。在确保双季稻生产面积的前提下,推广发展稻鱼、稻鸭、稻鳖等综合种养模式,规范稻田养虾,增加农民收入。
九、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广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改大田”投融资创新模式,构建财政投入、主体自筹和金融资本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切实提高亩投资标准,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等相关要求。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粮食主产区特别是双季稻主产区倾斜,提高粮食产能。
十、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做好农资稳价保供保质,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组织农资企业、惠农服务中心、村(社区)等开展农资联采淡储,做好化肥、农药等农资生产储备和调运保供,稳定农资价格,同时,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产、种植大户、农机手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训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建立抗灾救灾预测预警机制,加强气象预警和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前部署灾害预防工作,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提早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落实防御措施,确保防灾减灾措施落到实处。粮食收购坚持落实“先检后收、优粮优价、应收尽收”总要求,完善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以市场化收购为主,推行“优粮优价”,精准启动托市收购和临储收购。充分发挥农发行等银信机构粮食收储资金积极作用,避免出现“卖粮难、排长龙、打白条、挤兑”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督促指导粮食经营主体完善收购经营台账和粮食溯源制度,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档案等。
十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严格落实惠农补贴相关政策,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对双季稻种植、集中育秧、机械插抛秧、适度规模经营、优质稻基地建设、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抗灾救灾、化肥农药减量等粮食生产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扶持。严格按照“谁种粮、谁受益”的原则,补贴资金重点向双季稻生产倾斜,实行“4321”工程,“4”是对种植双季稻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累计亩均奖补不低于400元[对开展早稻集中育秧的,每亩秧田补贴1800元,折每亩大田补贴90元;对种植双季稻100亩以上的,每亩大田补贴120元;恢复双季稻种植户补贴,每亩补贴70元;对全面落实早稻任务面积的村(社区)每亩奖补20元(万亩示范片、千亩示范方、百亩示范田不重复奖补,但作为重要奖补依据),其他补贴约100元。];“3”是对于散户种植双季稻的主体,累计亩均奖补不低于300元(包括双季稻种植户补贴、耕地地力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集中育秧补贴等奖补);“2”是追加两个补贴,对育秧大棚建设、大棚育机插秧的基质在省级补贴的基础上再追加40%、50%,即每平方米大棚追加补贴50元、每亩育秧基质追加补贴30元,对购置插秧机、抛秧机、播种流水线的主体除农机具购置补贴外再追加奖补1万元;“1”是力争亩均双季稻综合效益达1000元左右。万亩示范片给予早稻种子补贴60元/亩,对于地势较低种植再生稻的给予种子补贴140元/亩,千亩示范方另外给予晚稻种子补贴120元/亩。支持供销社开展农资联采淡储,确保农资供应,稳定市场价格,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支持作用,种粮新型经营主体优先享受省生产经营贷款财政贴息。进一步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范围,实行农业保险惠农政策、承保情况、理赔结果、服务标准、监管要求“五公开”,强化农业保险领域监督检查,提高承保理赔效率,充分调动农业主体参保积极性。
十二、强化督导考核。镇粮食生产指挥所、督查室在粮食生产关键时期组织督导检查,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及个人严肃问责。增加粮食生产在全镇年度绩效考核的分值权重,重点对早稻集中育秧、早稻集中育秧设施建设、双季稻示范片建设、耕地“非粮化”整治、惠农政策落实、化肥农药减量等6个方面进行考核,对不能全面完成任务的村(社区),除按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外,对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分管农业负责人将启动问责程序,并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在省、市、县粮油面积核查中,没有通过核查的村(社区),采取一票否决,取消评先评优,并追责问责。全镇评选5个粮食生产先进村,对排名前2名的村优先申报县级粮食先进村。评选优秀种粮大户5名,评选粮食生产工作先进个人5名,并在镇“三级”干部大会上予以表彰。常态化开展惠农补贴资金管理情况核查,对存在“滞留、截留、挤占、挪用、套取”惠农补贴资金现象的村(社区),一律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