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容县201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来源:本级发文   2019-08-14 15:22
浏览量:1 | | | |

华容县2019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

华容县统计局

2019年7月29日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关键之年。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积极践行“一三五”基本思路,按照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总体部署,把握工业化、城镇化“两轮驱动”发展规律,以“集中集群”为路径、“项目建设”为载体、“要素运营”为方法、“创新创业”为动能、“优化环境”为保障,加速特色园区、美丽乡村、文明城市“三大创建”,朝着建成全省全面小康经济强县目标阔步前行。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指标发展速度保持在合理区间,全县经济呈现稳中向好,韧性好、潜力足的基本特征。

1-6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1.07亿元,同比增长7%,增速在六县市中排名第三位,增幅低于全市增速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8亿元,同比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72.59亿元,同比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53.19亿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保持协调推进的势头,产业结构比由2018年二季度的21.1:45.5:33.4调整为16.7:48.1:35.2。

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在全市六县市中排名第五,增速较上月增长0.2个百分点。自今年2月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呈逐月小幅下降趋势,但总体保持在平稳区间内。

图1 2019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1-6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8.34亿元,总额在全市六县市中排名第二;增速同比增长10.4%,增速在全市六县市中排名第二。增速较上月增长0.3个百分点。从总额来看,今年上半年全县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基本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

1-6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5%,增速在全市六县市中排名第三,今年来全县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图2 2019年1-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6月,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5.86亿元,同比增长17.7%;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为3.36亿元,同比增长23.2%。

上半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97元,同比增长8.7%,增速在全市六县市中排名第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54元,同比增长8.8%,增速在全市六县市中排名第三。

二、存在的问题

现在我们正处于资金土地要素约束更紧、安全环保政策要求更严、效益公平导向更明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

1、产业配套不够完善,企业集中度不够高,传统产业关键环节未有效突破,没有形成技术含量高、财税贡献大的龙头企业和新产业链。

2、产业结构不合理,转型升级缓慢。近年来,尽管我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三产业、一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逐年降低,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绝对值仍然很大,比较效益较低,对财政的贡献率也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

一是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第一产业比重居高不下,由于我县农业经济比重偏大,与全市六县市相比,我县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在全市产业结构比例中比值最高,而且数年以来变动极其缓慢,制约着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季度,我县第一产业占GDP比重16%,比全市第一产业比重高出8.4个百分点,高于六县市排名第二的湘阴县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效益偏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变动幅度小,我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提升的过程并非是稳步而持续的,总体为波动上升趋势,但变动极小,而且产业内部演变基本趋于静止。今年一季度,我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0.2%,低于全市6.2个百分点。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不大,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能力小,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力不足。

二是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程度较低;第二产业效益偏低,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较弱;第三产业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不够有力;三是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

3、对外开放程度低,生产要素聚集困难。由于华容地理区位和生产要素不占优势,导致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贸易结构单一,经济外向程度不高等问题。华容目前还没有外商投资企业,可供外商利用的技术、人才等要素比较缺乏,突出表现在资金、人才和城镇建设三个方面。

三、政府推进经济发展举措

1、深入推进产业发展升级

提升园区特色化水平。抢抓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年和全市推进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发展机遇,着力培育壮大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卫材、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扩大招商引资。引进专业厂商,探索“工业地产+专业化招商+产业引导基金”发展模式,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牌照资源补缺式招商、收购兼并式招商。全年引进产业项目40个以上,其中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过5亿元项目1个以上。壮大优质企业。继续实施培优倍增计划,支持雪花啤酒、插旗菜业等企业产业协作,鼓励卓尔诺科技、恒兴建材、赛隆药业等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创纺织、科力嘉纺织等企业提质扩规,培育老宝、牧特等智能制造新产业链。完成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做好“四上单位”培育和升规入统工作。用好产业基金。健全产业引导基金运作规则和程序,规范已投资企业管理,加大基金投放力度,引导企业“升高”、入规、上市。建立智能制造、芥菜产业子基金,优化基金评审流程,加强基金绩效监管。强化项目调度。继续实行限期签约、限期开工、限期竣工,加快签约项目落地建设、开工项目建成投产。加强园区企业管理,完成第二批“僵尸企业”清理处置。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水平。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进一步扩大“华容芥菜”“华容稻”品牌影响力。引进工商资本,支持湖南现代农业集团、深圳华大基因等大型企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培育东山、三封寺、治河渡、注滋口等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统筹推进三封寺芥菜标准化基地、物流仓储、观光休闲旅游景点建设,争创全市第一批特色小镇。

提升城市产业。培育和发展限上商贸服务企业10家以上。加快推进中农联华容农产品电商物流园、智慧商贸物流园建设,完成华都国际家居市场重组、华冠酒店招商并购。提升长江经济带电商产业园入园企业质量,扩大本土工农产品线上交易。

推进园区基础提质。完成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和控详规划编制,调整优化园区功能布局。完成容城大道、芥菜产业园配套设施、三封园区水处理厂建设,启动供热、供气站建设和标准化厂房三期建设。储备和开发容城大道两厢及工业园区土地500亩。

2、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机制、激活要素,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优化项目推进。专业化做好项目前期、申报工作,全年争取各类专项资金23亿元以上。加强政府投资项目集中管理,严格项目预审评价、合同管理、实时跟踪,从项目规划设计开始,强化财政评审、招投标、工程变更、资金调配、竣工验收全过程监管。

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中央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企业用地、用工、用电等保障,全面提速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建设项目审批、水电气及通讯网络报装。继续实行“特派员”制度,对企业帮扶,向企业学习,形成尊重企业家、优待投资者、服务纳税人的更好氛围。

优化政务服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综合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网格化等平台,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完成电子政务外网平台二期建设,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延伸至镇村工作,所有依申请类服务事项在镇村完成直办、预审或咨询。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完善“吃空饷”预防长效机制。

优化要素运营。资金方面,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预算约束,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国库管理、财政暂付性款项管理。落实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分步逐项化解债务。深化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探索“EPC+F+专业招商(或运营)”资本运作模式。加强不良贷款、投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防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力争信贷投放净增15%以上,小微企业贷款增量翻番。用地方面,加强经营性收储土地管理,开展储备土地、原8%留地安置土地清理和房地产遗留问题处理。积极推进社会投资“旱改水”项目建设和耕地指标交易。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聚才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开展“四海揽才”、校园招聘、优秀人才专场招聘会。抓住关键时间节点,打桩定位,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实施“名师名医”、新型农民经纪人、技能人才、优秀企业家、创新创业青年等人才培养工程,开展享受县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选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