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xsccyfwzx/2021-1802174
  • 发布机构: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21-03-26
  • 公开日期:2021-03-26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华容县食品加工产业链发展规划
来源:华容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   2021-03-26 09:07
浏览量:1 | | | |

华容县食品加工产业链发展规划

(2020-2022年)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若干意见》及《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根据市委《关于加快七大千亿产业建设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岳发〔2020〕5号)、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兴优势产业链发展的通知》(岳政发〔2019〕8号)文件精神,努力提升华容县食品加工产业链水平,建设“华容食品加工”新百亿工程,实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有效指导我县三年及以上食品加工产业链发展,结合我县食品工业实际,特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1.企业分布情况

根据前期摸底全县在册食品加工企业102家,根据调查,目前正常运行企业95家,其中以芥菜为主的蔬菜加工企业47 家,以大米为主的加工企业28家,以啤酒、饮料为主加工企业10家,以小龙虾为主水产品加工企业6家,华容茶叶加工企业4家。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和工业集中区。

2.企业运行情况

调查对象企业运行基本正常。2019年产值105亿元,其中产值过亿元5家,常年固定用工人数2万人以上,目前上岗工人1.6万人。疫情影响后,大部分企业复工达产,目前蔬菜加工产业供不应求,如插旗菜业、喜多多食品科技的方便面风味包、宏绿食品的自热米饭均出现大幅度增长,洞庭明珠、开口爽食品公司休闲类素食也市场紧俏,啤酒、饮料、大米、茶叶加工目前平稳运行,华誉食品、新富水产等小龙虾加工企业抢占湖北原有市场,来势喜人,订单增加,产能扩大很快。

3.品牌建设情况

华容芥菜作为区域公用品牌,目前市场估值19.06亿元,在全省乃至全国品牌影响较大,是全国百强、全省十强公用品牌,华容道大米通过近两年开始宣传,征集了广告语,正在申报绿色食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立了华容大米行业协会,有成员单位36家。吉娃、福香、梁苗米业等加工企业已使用华容道大米公用品牌。华容小龙虾在2019年成功举办龙虾节后影响大增,目前华誉、新富、佰帝乐等4家加工企业日加工能力5000吨左右,年产值预计5亿元,拟申报注册华容小龙虾品牌,目前均使用自有品牌。啤酒、饮料和茶叶均未使用公用品牌。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我县食品加工产业链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企业阵容不强,规模偏小。目前从事食品行业加工的95家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仅有5家,难以形成领军企业优势,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和上市企业难,大部分的小企业存在创新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维持运转艰难。二是品牌使用多乱杂,没有突出响亮公用品牌。华容芥菜作为全县最响的公用品牌,大部分企业均未使用公用标识,全县仅芥菜类产品自有品牌达80多个,难以形成集群优势。华容稻大米、华容小龙虾都成立了行业协会,正在筹备品牌宣传和整合。啤酒、饮料、茶叶都还没有华容特色的品牌优势。三是产品单一,附加值不高。芥菜加工产业以腌制后的半成品出口为主,农户作坊式,田间腌制,价值不高,加工企业也主要是鱼酸菜、梅干菜等初级产品,仅有方便面风味包出口、芝麻芥菜等少数品种增值潜力大,大米、龙虾加工也是简单的工艺流程,生产大路货产品,难以创造增值,啤酒、饮料、黄茶也没有盈利能力强的自主大品牌,优产品。四是部分企业运行困难。近几年来,政府虽然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奖扶力度,但部分企业仍反映缺少项目扶持干货。一是贷款难。大部分企业抵押物少,银行贷款门槛高,造成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部分企业陷入社会债务,田丰菜业、原福香米业等企业陷入困难。二是人才引进难。食品加工企业大部分都需要研发、营销等方面专业人才,但招人难,留人更难,部分引进人才子女就学、住房保障难。三是农民工招工难。食品加工行业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属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工人年龄偏大,工资涨幅高,已成为企业运行困难的重要因素。四是企业自身原因。我县从事食品加工行业的企业,大部分是由原来的小作坊逐步走过来的,具有短期的狭隘性、短视性、局限性,导致其与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急需作出较大提升,管理理念、发展方向、人才储备、产品更新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五是绿色发展水平不高。食品加工企业污染物多,如芥菜加工的食盐、腐烂菜等;大米加工的粉尘;龙虾加工的虾壳等下脚料污染较重,企业处理设备简陋,有发生大面积环保问题的风险。同时,种植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使用,大部分初级产品难以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有大面积出现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按照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消费升级发展机遇,坚持创新引领、龙头带动、配套提升、集聚发展、开放合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优化市场准入、竞争和消费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化和食品安全战略,改革监管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法手段,加快推进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入开展食品工业“两品一标”专项行动,着力提高农副食品产业链加工度和精深加工水平,不断提升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大力发展特色食品产业园区,培育壮大食品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产业链转型升级,切实增强食品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总体思路

立足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华容食品加工产业在规模、特色、资源、交通等方面的优势,结合食品加工产业自身劳动力密集、原材料依赖性强、加工技术要求高、食品安全任务重的特点,充分利用食品产业政策和市场开放的机遇窗口期,重点针对产业链整合不够、产业集聚不够、产品品牌不响、行业龙头不强,融资能力不足等问题,实施产业集群行动、主体壮大行动、精准招商行动、基地拓展行动、品质保障行动和品牌提升行动等六大行动。产业链建设以夯实现有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加强联动、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激发企业活力,以政策协同为保障,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绿色发展,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加大补链、强链、延链、建链力度,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三)发展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营造良好的食品加工产业市场竞争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针对食品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有效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政策激励、资源整合、安全督查和组织协调等宏观功能作用,推进“政用产学研”结合。

2.品牌引领,创新驱动。加强品牌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品牌运营能力,培育壮大区域品牌,提升“华容食品”品牌影响力。建立健全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培育发展新兴业态。

3.集聚集约,绿色有机。大力推动食品工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发展绿色、有机生产,提高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

4.质量为先,安全为本。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企业诚信和行业自律体系,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推广规范生产、安全生产和可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完善举报投诉体制,督促食品消费和谐发展,通过对接经营企业教育平台、微信社区警示平台、部门联席商讨平台、企业信用惩戒平台,营造“绿色消费”的产品名片。

5.统筹规划,协同发展。完善顶层设计,加强规划指导,合理布局食品加工业生产力和相关配套产业,健全产业链体系。加强三产联动,促进食品工业与旅游、文化以及其他特色优势产业的协同发展,丰富食品工业发展内涵。

三、发展目标

(一)打造“华容食品”区域公共品牌

把“华容食品”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区域公共品牌,用“华容食品”统领全县食品全品类品牌,形成拳头效益,扩大品牌影响力。各类食品加工企业自觉把地方特色品牌、企业产品品牌整合、规范到“华容食品”旗下,全力打造“华容小龙虾”、“华容芥菜”、“华容道大米”等区域子品牌。

(二)打造华容食品新百亿工程

把华容食品加工产业做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建立4个特色产业集群:华容芥菜、华容道大米、华容小龙虾、华容啤酒饮料。三年培育5家年产值超4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六年培育10家年产值超5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

三年突破200亿,即到2022年底,全县食品加工产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稳居全省领先水平。其中,粮食加工50亿元,蔬菜加工100亿元,茶叶及饮品20亿元,水产加工30亿元。

六年突破300亿,即到2025年底,全县食品加工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其中,粮食加工80亿元,蔬菜加工150亿元,茶叶及饮品30亿元,水产加工40亿元。

四、发展任务

基于产业链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思维,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提出华容食品加工产业链3年发展任务,概括起来为产业集群行动、主体壮大行动、精准招商行动、基地拓展行动、品质保障行动和品牌提升行动等六大行动。

(一)产业集群行动

以优化区位布局和打造特色园区为导向,加速推进产业集群。基于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和趋势,力争三年内形成4大产业集群。

做强蔬菜加工产业集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依托华容县种植基地的资源优势和园区基础优势,引导和支持蔬菜加工企业入驻华容县工业园,建设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蔬菜加工产业园区。一是加强产业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功能、突出特色,以园区为依托,加强原料基地标准化、产品加工集中化。二是根据区域特色精准招商,针对性地引进蔬菜加工行业类的龙头企业,如涪陵榨菜,同时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根据园内企业以商招商,拓展上下游,园区内新增蔬菜加工相关龙头企业不少于10家。三是坚持绿色生产,帮助企业建立长效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做强粮食加工产业集群。依托华容县优质粮食资源,立足粮食加工业发展基础,以大米精深加工为重点,培育糙米、高档优质米等高附加值环节,让粮食精深加工业成为我县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一是鼓励企业优化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高档优质米等高附加值产品,提高盈利能力。二是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基础,引进米糠油、米糠蛋白生产企业,实现产业链条延伸。

做强渔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依托水产养殖片区,以小龙虾为基础,以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融合化为基本路径,稳步发展、巩固水产养殖特色和优势。一是建好优质水产品供应基地,以名特优为导向,建设4—5个千亩名特优水产养殖基地。二是提升品牌,培育华容小龙虾等特色水产品申报绿色食品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引导水产品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和展销活动,力争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和商标3—4个。三是拓展销售渠道,多渠道推广“示范网店、站点”的建设,以特色水产品为重点进行线上营销推广,在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大型电商平台建设特色水产品专卖店,充分利用农村淘宝、美菜网、虎牙直播等电商平台,指导特色水产品上架线上销售。

培育茶叶和酒水饮料产业集群。依托胜峰茶叶、雪花啤酒和南山矿泉水等企业资源,挖掘市场效益,培育一批规模企业产业集群。一是发挥种植优势打造黄茶种植基地,在现有2000亩黄茶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力争3年内扩大到5000亩,保障原材料供应。二是发挥文化优势打造雪花啤酒龙虾节和禹山红色文化,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三是推进技术创新,拓展营销模式,引导产业技术升级、产品提质改造,利用好电商平台继续开展“市长带货”、“主播带货”等新兴销售模式。

(二)主体壮大行动

以企业规模壮大为基础,龙头企业带动为发展思路,企业科技创新为引领,人才支撑为保障,管理现代化为标准,深度挖掘企业潜力,全力推动主体壮大。

规模提升。规模以上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排头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抓好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工作,关系着我县规划目标的实现。一是通过精准招商引入更多食品加工企业,培育扶持现有食品加工企业,将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提升至150家。二是重点扶持现有的95家规模以上企业,将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提升至10家,培育产值超5亿元企业5家。三是通过重点扶持,引导现有的龙头企业,争取上市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龙头带动。以四大产业集群为依托,以现有插旗菜业、雪花啤酒、新富水产、南山矿泉水、吉娃米业等重点龙头企业为标杆,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发展,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带动产值超4亿元企业5家、超2亿元企业10家。依托洞庭湖区自然生态资源,发挥重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游种养殖的带动作用,解决本地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拉动本地农业产业发展。

创新引领。引导鼓励企业加大自主研发资金和人才投入,搭建技术研发平台,突破食品技术和工艺研发瓶颈,加快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攻关,解决芥菜、大米精深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问题5项以上,优先扶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打造2个省级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5个企业创新研发机构。借助湖南省芙蓉人才计划、华容四海揽才等人才政策,柔性引入院士1-2名、食品加工技术人才10位以上。

管理现代。实现全县的食品加工企业由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是壮大主体规模的有力支撑。一是建立管理平台。即构建全县食品加工企业网络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实现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信息、人才信息、营收状况、供需发布、品牌建设、项目投资、优惠申请等方面的网络化管理。二是规范管理组织。打破“任人唯亲,一家之言”的落后管理方式,组织生产要分工明确,管理员工要指挥灵活,任务传达要信息通畅。三是更新管理观念。紧抓“安全观念+质量观念+竞争观念+知识观念+人才观念+信息观念”6个观念。四是创新管理方法。在传统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基础上实现经营策略合理化、资金管理效益化、冷链物流自动化、加工成品标准化。五是塑造企业文化。结合企业自身特色,提炼企业文化,注重以人为本,为员工提供科学的职业规划,为合作伙伴提供有效的合作模式,为消费者提供公平高效的售后服务。

(三)精准招商行动

以提升规模和补链、延链、强链为导向,按照“招大引强、项目为王”的招商原则,加速推进精准招商,力争三年内,引进重点龙头企业10家。

1、精心建库。一是高效建立项目库。坚持加快推进和扩容。加速现有项目库进程,力争今年全部落地实施;加速项目库扩容,新入库一批优质项目,力争三年内入库项目达到20个以上,总投资额达到30亿元以上。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力争在三年内,增加粮食加工项目5个、茶叶及 类饮品加工项目4个、水产加工项目4个、蔬菜加工项目7个。力争三年内,全县每年新增入库项目平均达到6个以上。二是精心建立客商库。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依托资源优势建立客商库。力争三年内,引进行业龙头企业5-6家。坚持“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力争三年内,引入华容籍客商10个以上。

2、精准招商。依托4大产业集群,聚焦食品加工产业链10个子行业,高效推进精准招商。

粮食。围绕产业链中的延链、强链环节,以“建立基地、引进龙头、全产业链”为主要任务,优化产业布局,按照“省内龙头为先导、行业领军为重点、区域性企业为补充”的标准,高质量推动粮食加工行业精准招商。一是以充分利用我县粮食资源、有效带动我县粮食种植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精准招商引进粮食加工领域全产业链型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建立粮食加工原料基地,提升我县水稻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和品种质量,打造一批大美湖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二是优先引进我省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如金健米业、天下洞庭。

蔬菜。以优质种植基地为基础,以加强精深加工为原则,推动蔬菜加工产业良性发展。一是建立好蔬菜种植基地,以基地促产业,以基地促集群、以基地引企业,招商一批蔬菜加工企业。如:新泰和农业。二是注重招商目标和质量。积极引入一批蔬菜精深加工企业,提高蔬菜加工高附加值,提升产业利润。如:蓬盛味业。

水产。以华容优质水资源为基础,重点发展小龙虾加工,充分利用原料优势,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完善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包材等下游产业,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招商对象如:盱眙龙虾、文和友等。

茶叶及酒水饮品。以推动区域特色品牌和高附加值衍生产品的开发为原则,积极引进行业优质企业。一是引进行业内领军企业,借助其行业领军地位和品牌实力,打造华容黄茶品牌。如:天福茗茶。二是通过招商建设易拉罐啤酒生产线。三是开发保健功能矿泉水的衍生产品,招商一批矿泉水衍生品企业,如:农夫山泉。

(四)基地拓展行动

以凸显资源特色和打通产业堵点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生态优先、绿色有机为目标,加速推进优质生产基地拓展,力争3-5年内,重点打造一批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水稻。以“稳面积、调结构、增效益”为主要任务,优化产业布局,按照“集中连片、稳产高产、生态友好”标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左右、总产65万吨左右,完成30万亩左右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优质稻种植50万亩左右,稻米优质品率提升20%以上,稻米加工和转化增值水平走在全省前列。二是重点培育创建省级水稻生产示范县,做大优质稻种植和加工基地。三是加快高档优质稻新品种及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研发应用,全县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左右,新增县级粮食产业科技示范基地5个。

蔬菜。以绿色有机为主要方向,加快高标准蔬菜基地示范区建设。一是全县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高标准基地达到10万亩左右,总产量稳定在150万吨左右。二是加快建成“渠相通、路相连、田成片”的高标准蔬菜基地,引导并加大设施蔬菜生产基地规模。三是巩固华容县国家蔬菜产业重点县地位,确保长江流域冬春蔬菜优势产区。四是加快推动芥菜特色蔬菜生产基地打造,做强做优国家级芥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芥菜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

茶叶。以加快推动全县茶叶产业规模发展、提质发展、融合发展、绿色发展为主要宗旨,茶园面积达到5000亩左右,大力开展高品位生态茶园建设和老茶园生态化改造,重点培育丘陵、中低山两种类型5个以上示范性生态茶园。

小龙虾。以建设小龙虾产业强县为目标,推进我县小龙虾养殖绿色发展,大力提升小龙虾养殖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快形成生产布局合理、产品特色鲜明、资源环境良好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小龙虾养殖水面30万亩左右,水产品总产5万吨左右。

(五)品质保障行动

以构建产品标准和提升产品品质为导向,以改进技术工艺为手段,以确保食品安全、食品健康为目标,加速推进品质保障。力争3-5年内,我县食品加工品质优化跻身全省先进水平,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

生态至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耕地生态保护和土壤修复力度。推行种养殖清洁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严格规范农药、抗生素、激素类药物和化肥使用。推进农业绿色化、生态化和精细化发展。推进农产品“身份证”管理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行“一品一码”赋码标识。

技术引领。加强与国际优质产品的品质比对,支持龙头企业瞄准先进标杆实施技术改造。开展“芥菜”、小龙虾制品等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组织质量提升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方法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控制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

标准提档。改革标准供给体系,推动食品标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服务型转变,加快培育发展黄茶、小龙虾、芥菜等品种团体标准。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鼓励、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大力推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逐步消除国内外市场产品质量差距。

创新驱动。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产业链以质取胜、质量强链。在“工匠精神”的带领下,以消费者为中心,立足消费升级,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持续满足引领消费者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鼓励企业推行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特性,满足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消费友好等需求。鼓励以用户为中心的微创新,改善用户体验,激发消费潜能。

管理科学。发挥质量标杆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质量管理,提质降本增效。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广泛开展质量风险分析与控制、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等活动,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推行精益生产、清洁生产等高效生产方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整合生产组织全过程要素资源,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标准管理、供应链管理、合作研发管理等,促进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实现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监管完善。发挥政府协调作用,维护公平竞争,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化发展环境。以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格准入标准,加大对食品企业生产许可证审查力度,加快建立和完善食品行业(地方)有关标准,约束生产者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突出质量安全重点,加强对企业特别是小作坊经营环境及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构建食品质量安全倒逼机制,营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的市场环境。打击假冒伪劣,切实规范食品市场竞争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

(六)品牌提升行动

以创优区域和唱响特色为导向,以创品牌就是创效益为宗旨,以品牌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政府在品牌培育上的服务、引导和监管保护作用,打造“华容食品”区域公共品牌,加速推进我市食品加工产业链品牌提升。力争3-5年内,重点打造一批食品知名品牌,提升我县食品加工产品的市场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加强品牌创建与管理。按照“区域公共品牌+地方特色品牌+企业产品品牌”的模式,牢固树立“创品牌就是创效益、抓区域公共品牌就是抓牛鼻子的理念”,加快推进品牌创建。一是突出“华容食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创建。传承并发掘洞庭湖“鱼米之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谋划推出“华容食品”这一食品全品类区域公共品牌概念,并赋予其“自然、生态、优质、美味、健康”的内涵,具体子行业范围包括:粮食、蔬菜、茶叶、水产、酒水饮料等。二是加快各类食品品牌的规范和提升。提升现有的“华容道大米”、“华容黄茶”、“华容小龙虾”、“华容芥菜”等区域公共品牌,鼓励食品加工企业参与“华容食品”区域公共品牌共建共享,形成品牌体系,提升品牌知名度,形成强大区域公共品牌优势,加速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三是加快“两品一标”产品认证。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两品一标”认证,全县“两品一标”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0个。政府部门持续强化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力度,重点抓好“两品一标”产品认证指导、加强证后监管、加快体系建设,重点依托华容优势资源,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唱响地标品牌。四是发挥行业协会对品牌的规范引领。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维护”,维护品牌形象,加强品牌监管,统一品牌标注,提升品牌效益。

加强品牌宣传与推介。一是推动“展示平台+华容食品”行动。支持“华容食品”产品展示平台和品牌展示中心创建。大力推进“华容食品”配送中心、示范店、经销点建设,推广“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或食堂(机关)专供”模式。二是推动“电商平台+华容食品”行动。大力发展食品电子商务,引导食品企业加强与电商平台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网红带货、市(县、区)长带货等形式多样的线上品牌宣传与推介活动,增强线上销售能力。三是推动“展(节)会平台+华容食品”行动。支持企业参加“食博会”、“农博会”等国家和省级展会、节会和“优质农产品”评奖等活动。支持“华容食品”进驻各地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参加中部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和湖南优质农产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产销对接会。四是推动“媒体平台+华容食品”行动。加强全媒体矩阵宣传,不断提升“华容食品”市场影响力和产业附加值。

六、保障条件

(一)、组织推动

一是建立食品加工产业链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链长统筹调度,链办具体负责,对食品加工产业链建设中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要活动、重要困难等方面的问题定期调度,分析研究,督促检查各县乡镇、各企业主体的各方面情况。成员单位要尽职履责。县发改局负责对产业链建设重大前期、重点新建、续建项目定期开展调度,每月对产业链新签约、新开工、竣工投产项目进行调度,加强项目服务工作。县工信局负责收集汇总工作推进、项目进展、企业数据等情况,建立定期报告工作机制,每月收集汇总产业链工作情况,做好产业链建设信息化平台维护、数据录入等工作。县商务粮食局负责根据产业链招商方案,组织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策划经贸招商活动,搭建招商活动平台和信息平台,组织链办参加重点招商推介活动。县农业农村局、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负责根据产业链规划,打造上游基地。县市场监督局负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督促企业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二是建立定期调度工作机制。链办负责定期联系产业链企业或项目,及时掌握企业困难,协调解决问题;定期联系各职能部门或产业园区,指导按照产业链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产业链建设;定期综合汇总产业链建设工作情况并形成书面报告,向链长汇报。做到月月有联系、季季有调度。

(二)、行业引导

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的积极性,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的引领作用和协调作用,依托协会服务产业发展,凝聚产业链发展合力。一是健全完善已成立的全县食品加工行业商会组织架构,做好牵头抓总、统筹协调工作。二是对已有的小龙虾、华容道大米、华容芥菜协会进一步规范完善、做大做强,突出协会服务专业性。三是成立酒类、茶叶、饮料等食品加工子行业协会。引导行业协会在资源整合、融资引资、信息共享、展示展销、学习培训、反映诉求等方面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使之与产业链建设工作同频共振、同向而行,最大限度发挥协会参谋助手作用。四是链办要出台指导协会的工作意见,建立链办和协会的良性互动机制。引导协会之间良性互动和竞争,共同在全省、全国来打造品牌,提升华容食品市场竞争力。

(三)、人才保障

一是加强食品加工产业链“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政策支撑。县委县政府以巴陵人才工程、四海揽才等政策项目为抓手,构建人才信息库,打通人才“绿色通道”。采用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方式,引进一批食品加工产业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全市统筹加大对县农业科研机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等单位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形成人才“引得来、做得事、用得上、留得住”的良性局面。二是加强食品加工产业链人才池平台支撑。建立华容市食品加工产业链人才池,人才池包含个人成果、联系方式等主要指标,包括本地人才数据、华容籍外地工作人才数据和各地华容籍食品加工类高校毕业生数据,将数据库对华容本地重点龙头企业选择性开放,集中推出企业项目展示和需求发布,后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吸引华容籍外地就业人才回流和大学生选择华容就业。三是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人才联合培养、培训,采用校(院)企联合、订单培训、定向招生等多形式为我县食品加工产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四)、资金支持

一是争取财政资金。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华容食品加工发展专项资金,连续支持3年,用于食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等。同时,积极争取、整合国家和省市产业项目资金,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对重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实行项目申报优先推荐,项目资金优先安排,突出扶持效果。二是设立产业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整合社会和工商资本,成立一个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基金,实行以奖代投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营收、入规达标企业进行奖励;支持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入园租金减免、运费达标奖励等措施;支持企业提质改造,对企业建设、更新设备、智能化改造等方面进行奖惩;支持标准体系建设,对参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制定的单位给予奖励;支持企业入园聚集,对合规入园企业进行奖励。三是优化金融服务。深化政银企合作,由政府引导银信部门,健全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主办行制度,拓宽企业贷款融资渠道。建议整合县级范围内相关涉农国有资产,同时引进吸收部分有意愿的中央、省大型国有农业企业参股,由做大做强湘盛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构建我县农业发展投资、融资、建设、运营新体系,推进我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五)、科技支撑

一是鼓励重点龙头企业自主开展科技研发。引导龙头企业引进和应用食品工艺创新等科技新成果,加大对重视自主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奖励力度,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引导和鼓励企业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科院、岳阳市农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联合开展重大课题技术攻关,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食品加工类科研人员通过院(校)企合作,采用技术承包、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允许科研技术人员通过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四是完善提升现有创新平台的创新水平和服务功能,继续推进各类创新载体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引导支持食品加工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做强企业研发机构,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究院,加快建设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建议由市农科院牵头筹建华容市食品加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心)。

(六)、服务提升

一是提升服务意识。深化“放管服”,当好“店小二”,着力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形成“尊重企业家就是尊重生产力”、“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意识,全力为企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二是提升服务能力。大力强化“下沉式服务”,排出“下沉计划”,不断强化与园区项目的联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推进管理部门信息共享、监管互认,加强监管,规范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保障食品加工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三是完善服务平台。优化华容市食品安全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仓储、冷链物流等服务平台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