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6382548Y/2024-2228137
- 发布机构:市生态环境局华容分局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24-09-14
- 公开日期:2024-09-14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2023年,全县各级各部门站在“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高度,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安排,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担当,以改善环境质量为重点,强力推进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洞庭清波”、环境警示片拍摄问题整改,相关任务取得圆满销号,我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一、全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一)全县环境质量稳中有进。我县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9.3%,PM2.5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03 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为135微克/立方米,空气数据指标基本达到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月考核标准。
1-12月,华容县8个考核水质监测断面,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为87.5%;东湖年均值达到IV类水质,其余断面水质均能达到III类。长江天字一号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全部达到Ⅱ类水质;所有断面达到全市年均考核标准。
(二)突出问题整治圆满销号。全县各乡镇和相关部门按照省、市、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标对表,共同发力,保持定力,压茬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夏季攻势”:共43项任务,截至年底已全部完成整治销号。其中,列入夏季攻势任务的21个农村千人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任务成功入选为县级二十佳典型案例,被省生态环境厅通报表扬。“洞庭清波”:共17项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销号13个,圆满完成年度整治任务;余下4个按时序要求将在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销号。警示片:2023年省级警示片涉及华容问题有1个,已完成整改销号;市级第一期警示片问题涉及华容问题1个,已完成整改销号;市级第二期和第三期警示片涉及华容问题均为2个,均已完成整改销号。
(三)全力攻坚碧水保卫战。牢记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嘱托,加大了争项争资力度,申报了一批水环境整治重点项目,有力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洞庭湖(华容河)治理、东湖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持续推进长江保护和整治。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了“守护一江碧水”系列活动,加强常态化巡河护堤,将沿江岸线保通、保畅、保绿纳入日常工作;长江干渠水生态修复项目已完工;明确了属地管理责任,严格按照断面长制进行断面巡查,打捞江面漂浮污染物,保证了饮用水水质和水量。
2.加强涉水企业监管。全年对辖区内所有涉水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进行了多次检查,结合医疗行业医疗废水整治专项行动,发现一般环境问题要求企业立行立改,对于严重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立案查处,全年共纠正一般环境问题17起,未发现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3.多措并举推进华容河水质改善。2023年全年地表水综合考评为:东湖水质达到IV类,其它断面均达到地表水III类要求。一是持续推进沿河企业整治。对14家沿河涉水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治。加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和监控设施排查监管,确保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全覆盖,工业污水集中收集处理、达标排放,在线监控稳定运行。二是成功申报一批项目。先后成功争取到中央资金14258.28万元,目前华容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已下拨专项资金5300余万元。三是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以水稻等主导产业为主线,集成开展肥药减量技术示范,落实化肥减量8大举措,年均农药减量3%以上、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扎实推进畜禽粪污治理,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全面关停退养273场(户),其余养殖户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建制推进为契机,实行“一场一策”、“一户一策”进行生态治理。全县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以上,畜禽养殖场环保设施配套率达100%。四是压紧压实断面长制。压实县乡断面长巡堤责任和乡镇主体责任,定期对断面进行巡查,由生环部门派出一名技术指导人开展技术帮扶指导,做到巡查记录真实可靠、断面管控只严不松。通过一年来的工作检验,全县8个国、省控水质监测断面水质得到有效巩固。
4.强力推进东湖整治。将东湖水环境治理作为全县的大事强力推进,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多次现场办公。根据东湖水系水环境治理“四四表单”,实行研判部署、协调调度、进度控制、情况反馈“四环节”督办,确保整治工作压茬推进。一是优化治理方式。制订《华容县2023年东湖水系水环境治理工作攻坚战行动方案》,统筹组织开展生态环境修复。聘请中国环科院专家团队对现有的各类治理措施开展随机调查、监测,及时提出优化建议,巩固现有整治成果。积极推进东湖生态损害赔偿,高标准完成东湖生态损害赔偿磋商工作。二是加强生态修复。东湖大湖洁水型鱼类占比达90%以上,并针对鱼类放养情况适时开展捕捞,减少存量;建设生态浮岛10000平方米种植空心菜等水生蔬菜,东湖水草长势良好;底播三角帆蚌1000万只,螺蚌已基本形成群落,水中外源性营养明显减少。同时根据大湖生物群落情况适时投施微生物改水制剂,有效控制蓝绿藻的大量繁殖,全年未出现大面积蓝绿藻聚集。三是抓实控源截污。强化落实减肥减药措施,在东湖打造点灯诱蛾、统防统治、绿肥板块各5000亩,早稻、棉花及经济作物测土施肥率达到95%以上;完成东湖二分场、五分场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东湖“三池两坝”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处理养殖面积1928亩,确保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转型升级种养面积2504亩,集中流转200亩鱼池用于人工湿地建设,有效减少了外源污染。完成三格式改厕任务1556户,做到了应改尽改。严禁东湖退养户复养反弹和新建养殖场,在东湖主要通湖渠道入湖口处安装了6台太阳能摄像头和监拍系统,实行了常态监管,做到环境污染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四是加快项目推进。洞庭湖北部补水二期工程已完工,并对东湖进行了补水;东湖排涝泵站已开始排水渠底层混凝土浇筑和破堤施工。东湖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东湖清洁小流域等项目均已启动了项目建设,目前东湖清洁小流域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90%,积极打造生态修复示范点,营造良好生态景观。五是打造典型案例。在县政府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东湖生态损害赔偿案例获评全省十佳典型案例,是全国首例湖泊长期投肥养鱼致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额最大的案件,在划分责任、探索赔付方式、鉴定评估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积极开创了我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新局面。
(四)联合推进蓝天保卫战。2023年,县委县政府高位统筹调度,各相关部门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联防联控,合力推进了控排、控尘等“六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空气环境质量改善率由3月、4月的全市倒数跃至全市顺数第一,9月空气质量排名全市第一;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月考核排名由3月、4月的倒数第一跃至全市13个县市区前列,其中5月份排名第5,6月份排名第4。主要做法如下:一是狠抓组织体系。推行空气质量改善会商会制度,县生环委组织相关责任单位每天8:30都召开碰头部署会议,出台了《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的通知》《华容县臭氧污染防控工作方案》等文件,健全了“特护期大气污染防治”等常态长效管理制度。二是狠抓执法监管。对中心城区餐饮油烟、老旧柴油货车停靠、建筑工地进出通道等实行全时段监控管理。组织开展了成品油市场综合整治、汽修喷涂等专项大气污染执法行动,结合气象数据,从工业源、移动源、生活面源三个方面深入开展控排、控车、控烧、控尘、控煤、控油常态化管控,推动了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完成年度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任务,并通过销号。三是狠抓源头治理。聘请专业团队和省市专家等来华调研会诊,对空气自动监测点位设施灵敏度、管道维护方面开展排查,利用走航车开展空气溯源排查,分析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空气质量变化趋势,为实现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做好技术保障。
(五)突出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污染治理防控、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等监管。完成全县155家固体(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和管理计划备案。开展了危险废物风险大排查行动,共排查38家产废单位,责令立即或限期整改。督促企业针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边查边改,采取必要的应急防范措施,降低环境风险。督促涉危废单位落实环境管理制度和危险废物产生、转移、利用处置全过程风险防控要求。加大打击故意隐瞒偷排偷放或违法违规处置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力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2023年度农村环境整治任务中已完成新河乡徐家岭村、鲇鱼须镇麦地村等7个重点任务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4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我县有12条农村黑臭水体列入国家监管平台,成为试点治理任务单元,年底前已经完成了实施方案及初步设计,现已将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正在走立项流程,下一步进入招投标程序。
(六)持续开展“利剑”行动。自9月开展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以来,共上报面上风险隐患问题51个,其中,重点风险隐患问题5个,重点信访问题5个,重点网络舆情9个,已积极按上级要求完成风险隐患整改。一是进行分级管控。所有重大风险隐患问题已整改到位或者已采取风险管控措施,可降低至“绿”色和“蓝”色风险等级。均已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要求,进行分类管控。二是开展执法监管。截止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3件,下达预处罚2起,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28起,罚款161.079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案件7起。三是加强正反两面宣传引导。截止目前,已落实有奖举报2起,发表50篇新闻报道,其中国家级2篇,省级13篇,市县级35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空气质量年度改善率不佳。尽管我们已在空气质量改善治理上耗费了大量心血,但PM2.5(粒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细颗粒物)、PM10(粒径小于或等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等指标改善效果对比去年仍趋于下降。1、2、10月份空气质量下降比较明显,主要是由于年初烟花爆竹燃放和10月份生物质秸秆焚烧导致;同时受北方输入性空气影响,在秋冬季节,大气污染扩散及清除条件较差,也是加剧空气质量下滑的一大因素。
2.水环境治理难度大。华容河断面,由于今年长江水位较往年下降,向华容河补水量下降;同时,受六门闸水利工程施工和沿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影响,引起华容河水位和水体流动性降低,导致7、8月份六门闸断面COD(化学需氧量)超标,需要进一步加强断面管控和补水措施;德胜港断面,受上游南县生活污染源排入影响,2023年3、4月份,德胜港断面COD(化学需氧量)超标,下降为IV类水,需要加强两地联防管控和合作治理;东湖断面,受历史投肥影响,面临总磷削减困难重重而上级考核压力巨大的难题,2023年1-11月,总磷平均浓度为0.106mg/L,同比去年下降11.9%,但与上级考核目标相比仍有差距。东湖的生态修复工程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工作,依赖水生植物和底栖动物吸纳水体总磷耗时长,见效慢,需要久久为功,目前东湖整治资金投入太小,想要在近两年达到考核要求难度太大。
3.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乏力。一是防治意识不强,农村居民参与农业污染防治内生动力不足,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二是监管体系薄弱,相对于工业污染集中清单式管理,农业面源污染线长、面广、量大,如何有效监管把控、如何执法处置等,都还有很大空间。三是投入保障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涉及方方面面,特别是化肥减量工作,要深入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全力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仅靠几个有限的项目和每年几百万的常态投入,还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后段工作重点
2024年的工作思路是: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洞庭清波问题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工作,确保按时序销号。持续改善县境内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全力迎接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
1.狠抓突出问题整改。以污染防治为中心,以“夏季攻势”、“洞庭清波”任务和空气、水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持续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对于时序进度落后的任务,实行挂账督办、专案盯办,运用多种手段确保整改按期完成。
2.狠抓蓝天攻坚行动。严格对照方案要求,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指标、重点时段、重点领域联防联控。协同控制PM2.5和臭氧污染,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和涉气重点行业深度治理,加强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治理,强化垃圾、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常态化开展暗访暗查、随机抽查,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
3.狠抓碧水攻坚行动。严格按照点位长制落实管控责任,持续开展东湖等重点河湖专项整治,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继续保持高频次预警监测,提前发现和及时解决水环境问题,确保水质稳定向好。
4.狠抓净土保卫战。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化肥减量措施,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强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固体废物、尾矿库等监管。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农用地、建设用地和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5.全力迎接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和第二轮省级环保督察。针对往年已完成整改销号的各级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清零不复发;针对信访舆论风险隐患大的环保问题,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紧盯上级督察重点和工业园、自然保护区等重点区域,加大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实行拉条挂账,整改销号,坚决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定期开展“双随机”和专项执法行动,从严从重打击“屡教不改、知法违法、造成恶劣影响”等环境违法行为,让守法者安心、让违法者胆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