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6383604B/2019-1640219
  • 发布机构:县财政局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19-02-04
  • 公开日期:2019-02-04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看积极财政政策如何加力提效——2019年湖南省政府预算解读
来源:湖南省财政厅   2019-02-04 16:48
浏览量:1 | | | |

  连日来,参加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省人大代表,认真审查《2019年湖南省政府预算报告》。1月28日,省人大代表董顺钢仔细研读预算报告后表示:“借助这本《2019湖南省政府预算解读》,预算报告也变得通俗易懂了。可以看出,我省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加力提效。”

连续五年编制预算解读

作为“省级账本”,政府预算报告直接体现着省人民政府的政策意图,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福祉。审查批准本级政府预算并监督其执行情况,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职权。人大代表只有行使好这一权利,才能代表全体人民看紧政府的“钱袋子”,把该花的钱花好,该少花的钱不多花,不该花的坚决不花,确保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

2019年湖南省政府预算报告包括3份文件:《关于湖南省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湖南省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预算草案》、《湖南省2019年省级部门预算草案》。

为进一步做好为省人大代表审查预算的服务工作,省财政厅与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一道,编写了《2019湖南省政府预算解读》,发放到每位省人大代表的驻地宾馆房间,供省人大代表审查政府预算草案时参阅。新《预算法》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有关部门已连续5年编制预算解读。

《2019湖南省政府预算解读》共236页,全书设财税改革、预算数据、民生政策三个篇章,通过政策图解、数据剖析、对比阐释等形式,诠释了财税改革如何向纵深推进、政府的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怎样在共建共享中稳定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等代表关注的问题。

翻开《2019湖南省政府预算解读》,省人大代表肖义发现,几乎每一页都有各种插图、图表,还有大量的政策文件依据等内容,“不少代表对预算草案关注度高,也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审查意见。这是因为今年政府预算草案比以往又有了较大改进,基本上大账看得懂,细账也看得清了。”

加大“四本预算”之间财力统筹

新《预算法》规定:预算由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组成;政府的全部收入和支出都应当纳入预算;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即“四本预算”)。

近年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我省逐步建立了由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2009年,全省社会保险基金预算首次提交省人民代表大会审查;2011年,我省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2014年,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首次提交省人民代表大会审查;2015年起,我省每年都将上年全省“四本预算”执行情况、当年全省“四本预算”草案,一并提交省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

湖南省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怎样?

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据《预算报告》显示,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地方收入2860.7亿元,增长3.7%,考虑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因素,同口径增长7.3%(下同);加上中央补助3492.7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收入1102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8.9亿元,调入资金594.1亿元,上年结转386.9亿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合计8645.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79.2亿元,加上上解中央35.3亿元,一般债务还本672.7亿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6.7亿元,结转下年311.4亿元,支出合计8645.3亿元,实现收支平衡。其中,按照“约法三章”要求,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全年省级“三公”经费支出执行数5.5亿元,比年初预算减少1.2亿元,结余收回预算,统筹用于民生。

“2018年,我省加大了‘四本预算’之间的财力统筹,打破部门利益。”省人大代表刘宗林审查政府预算时发现,2018年,省财政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中,分别调出465.8亿元、20.7亿元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统筹用于民生领域。而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2018年收入达2866.1亿元,支出2485亿元,滚存结余2563.3亿元。

民生支出占七成,体现公共财政属性

“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省财政将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向民生领域,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2018年,省财政克服增收困难,千方百计保民生,全年民生支出达5241.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0.1%。“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属性。”省人大代表石志刚对此予以点赞。

支持发展公平优质教育。安排“双一流”建设专项资金15.8亿元,支持我省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全省投入89.7亿元,巩固落实“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安排省级奖补资金16亿元,推动完成基本化解义务教育超大班额任务。省级补助4.8亿元,支持启动27所芙蓉学校建设。全省投入137亿元,支持883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免学杂费、营养餐、助学金、奖学金等资助,重点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纳入资助范围。

推动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兑现奖补资金3.71亿元,支持企业在享受按研发投入的175%实行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再按研发投入增量的10%给予补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建立省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十四连调”,达到人均每月239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3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200元,继续与扶贫标准线齐平。加大临时救助力度,缓解低保边缘群体生活困难。推动各级政府普遍建立农民工欠薪应急周转备用金,健全农民工工资“治欠保支”长效机制。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居民医保缴费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9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5元。支持县级医院、妇幼保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实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偿全覆盖。支持107.8万名农村适龄妇女享受“两癌”免费检查,51.5万名孕产妇享受产前免费筛查。

持续加大扶贫投入力度。省级扶贫资金达到38.1亿元,增长13.1%。51个贫困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72亿元,推进扶贫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建设。支持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乔迁新居,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安排国省补助41.5亿元,完成农村四类困难人群危房改造17.7万户。全省投入89.8亿元,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2.05万公里。全面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救助,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持启动品牌强农、特色强农、质量强农、产业融合强农、科技强农、开放强农六大行动,促进农业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下达稻谷补贴17.8亿元,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绿色优质稻谷供应。统筹粮食生产功能区、高效节水灌溉、农业产业化等项目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高标准农田364.2万亩。省级投入34.7亿元,支持莽山水库、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河长制湖长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实行扶贫补贴、惠农补贴“两卡两折”,发放补贴297.5亿元。

助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省级安排奖补资金49亿元,启动新一轮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湘江保护和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创新环保投入方式,与重庆市建立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颁布市州改善空气质量奖惩办法,开展土壤污染详查修复治理。对标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支持实施城乡黑臭水体整治、县级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自然保护区探矿权采矿权退出等环保重点工程,推动解决洞庭湖区矮围网围清理、造纸厂关闭退出、花垣县尾矿库治理等环保突出问题。

积极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从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预算草案可以看出,积极财政政策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省人大代表董顺钢在审查政府预算时表示。

2018年,按照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预算审查有关决议要求,我省加力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努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我省出台贯彻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20条财政政策,从激励创新、扩大开放、引进人才、助力实体、财税改革5个方面发力,推动经济增效财政增收;支持化解煤炭产能621万吨、关闭烟花爆竹企业1180家;支持清水塘老工业区153家企业全部关停到位;兑现工业企业技改税收增量奖励政策,支持制造业提质升级;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减轻各类市场主体税收负担约913亿元,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全部“清零”;创新政府采购合同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农担、财银保等政策工具,缓解创新型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

坚持高质量高水平,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增幅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切实增强预算统筹配置能力,按照“以事定钱”“钱随事走”原则,更好保障教育、农业、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重点事业发展。“互联网+监督”平台影响力、公信度逐步彰显,日均点击量达到700万次。实施2015-2017年省级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预决算信息公开完整性、细化度和及时性不断提升,不断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绩效。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2018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财政支出要向高质量发展和民生领域倾斜,减税降费要向微观主体倾斜,金融资源要向实体经济和企业倾斜,投资要向产业项目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倾斜,就业扶持要向大中专毕业生和转移劳动力倾斜,转移支付要向县乡基层和贫困地区倾斜。

根据中央和省委有关要求,2019年湖南省政府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一是聚焦重点,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集中财力,优先保障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考核要求、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和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二是精准施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强化政策协同组合,将该保的支出保障好,把无效低效的支出减下来,持续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对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产业发展、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支持力度。三是统筹兼顾,切实增强财政运行可持续性。以规划统筹带动资金整合,以增量安排带动存量盘活,进一步增强资金安排绩效导向,加强重大项目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使支出安排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水平相适应。四是节用裕民,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从紧安排“三公”经费预算,除重点和刚性支出外,其他一般性支出一律压减5%,腾出财力加大对重点民生、基层财政的支持力度。

人大代表看懂预算数据,方能看紧政府“钱袋子”。早在2017年,省人大常委会就建立了预算审查联系代表制度。每个代表团在熟悉财政预算或者预算审查监督工作的代表中推荐2至7名预算审查联系代表,让他们在预算审查中发挥骨干作用。省人大代表、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工委主任文富恒说,在今年的预算草案中,第一次增加了市县地方政府债务情况的表格,这个内容就是采纳了预算审查联系代表在会前提出的建议。“通过我们的努力,今后计划、预算草案及报告的审查情况会越来越好。”文富恒对此充满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