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华容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来源:红网华容站   2021-08-09 09:52
浏览量:1 | | | |

中共华容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实施意见

华农组发〔2021〕1号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各单位: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县上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两大目标任务,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在守住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三条底线”的前提下,全县所有贫困村“摘帽”出列,农村特色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良好态势。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要求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征程,以发展工业的理念,进一步做优做强农业农村板块,为全面建设富美华容现代化强县打好坚实基础。农村经济发展主要预计目标为:农牧渔业总产值增长7.2%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牧渔业总产值比例达2.5:1以上。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系统总结宣传脱贫攻坚。全面总结宣传脱贫攻坚成果,提炼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助推乡村振兴。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组织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调整驻村帮扶力量。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逐项调整优化,确保平稳过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扶贫项目、扶贫资产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农村困难群众常态化帮扶,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织密兜牢低收入人口基本生活保障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逐步推行防贫综合保险。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继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加强小额信贷逾期监控、公益岗位规范、扶贫车间管理和信访舆情疏导,及时防范化解风险,确保持续健康发展。

(三)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机构队伍有效衔接,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机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抓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规划有效衔接,6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重点谋划一批有较大投资规模的乡村特色产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项目。产业扶贫有效衔接,迅速补上产业帮扶的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政策要有效衔接,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就业政策“稳中有进”,确保脱贫户劳动力稳定就业。工作机制有效衔接,继续实施“四卡”管理,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和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四类人员”,加强动态监测,实施分类管理和精准帮扶。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扶持力度,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实效。发挥消费扶贫“三专一平台”作用,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巩固拓展消费扶贫成果。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持续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推广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二、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8万亩以上,总产53.5万吨以上。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乡镇书记、乡镇长为粮食生产主要责任人。将粮食生产纳入县级领导干部联点工作,加大粮食生产在县委、县政府年度绩效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分值权重。严格督查考核,县委县政府督查室要在粮食生产关键时期组织督查,对落实不力的单位及个人严肃问责。抓好8万亩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通过大户集中育秧带动小农户早稻生产,力争全县早稻面积达45.2万亩。大力开展2万亩水稻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狠抓早稻机插,破解双季稻生产缺劳动力瓶颈。认真办好示范,县级领导牵头领办6个双季稻万亩示范片,乡镇长牵头承办8个千亩示范片。双季稻主产乡镇、主产区,不得发展再生稻替代双季稻,其他耕地宜粮则粮、应种尽种,因地制宜种植玉米、红薯等适合的旱杂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能不减少。坚决防止耕地抛荒,对乡村出现集中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乡镇长就地免职,党委书记一并追责。

(五)坚决守住耕地红线。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08.2万亩耕地红线,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行动,对乱占耕地建房等耕地“非农化”行为严肃追责。规范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禁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水稻生产,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蔬菜等农产品及旱杂粮生产。明确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不同的管制目标和管制强度,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年建设8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支持3家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到2025年,全县建成集中连片、稳产高产高标准农田50万亩以上。鼓励支持有条件的粮食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设计、质量监督、检查验收制度化。抓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管控,全县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区水田全部退出水稻生产,在防止“非粮化”的基础上引导种植其它作物。恢复发展绿肥生产10万亩以上,持续开展2.3万亩稻油水旱轮作示范。

(六)持续扩大生猪产能。按照“恢复生猪生产”要求,2021年全县生猪存栏达到40万头、出栏50万头,加快推进规模化养殖,县农业农村局要督导六兴农牧、润丰生物科技、新五丰三家大型生猪养殖场项目建成投产,县贸促会、相关指挥部要继续加强对接,全力争取南京雨润集团全产业链项目年内开工。要继续落实国家和省市扶持生猪生产政策措施,促进生猪养殖用地、环保、财政、金融等政策落地见效。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严格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持续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确保生猪生产安全。加强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防疫经费保障。强化生猪屠宰监管,推进“调猪”向“调肉”转变,推进产加销有效对接。

三、全面推进产业发展

(七)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做好国土空间整体规划,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城市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元素,优化未来的发展布局,既做到多规合一,又保持地域特色,实现涉农村庄“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地”的规划全覆盖。

(八)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基地。建立 “三优四特”农产品基地150万亩以上,其中优质稻、优质油、优质棉分别达50万亩,60万亩,18万亩;华容芥菜稳定种植面积24万亩、华容小龙虾综合种养面积30万亩,黄茶新扩或低改0.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完善稻虾、稻油、棉菜等套作模式,新增优质产品标准化基地1万亩以上。

(九)大力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出台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办法,科学建立考核扶持机制,精准培育新型经营主体200家(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各100家),支持3家以上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家、示范家庭农场4家,全力打造全县乡村产业发展30佳,即:十佳家庭农场、十佳专业合作社、十佳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乡镇、村场培育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3个,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2家。

(十)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精深加工方面,重点完成芥菜产业园建设,启动科创纺织和科力嘉纺织三期建设,引进一方制药开展中药材加工,对接道道全企业开展菜籽油精深加工,鼓励华誉食品有限公司、华容新富水产品有限公司、湖南百迪乐食品研发加工甲壳素高附加值衍生制品,提升虾壳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延伸产业链。初加工方面,继续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清洁整理、标准化分拣、分级化包装、冷贮、烘干等作业。形成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

(十一)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双认证”,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产品品牌推选、“两品一标”认证、农业展会等挂钩政策,完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机制,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十二)实施农业品牌建设提升行动。健全农业品牌建设机制,持续推进“华容稻”、“华容芥菜”、“华容小龙虾”3大县域公用品牌建设,新增“两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行动,在治河渡镇、东山镇等地建设地标产品种子繁育提纯基地,积极组织开展地标产品推介会,中部农博会等展会活动3次以上。

(十三)支持推介高效种养模式。聚焦“三优四特”,年内支持各乡镇着重培育2个以上的现代农业高效模式,全县总结12个以上可推介的模式,为全县优化结构调整、做好做优精细农业提供支撑。

四、加快推进乡村建设

(十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在加快东山全国能源特色小镇、插旗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完善三封寺全省农业特色小镇建设的基础上,开展新一轮创建,力争利用5年左右时间,创建3个左右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特色小镇,将其打造成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农民就业增收的保障、乡村振兴的成功样板。

(十五)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聚焦农村“七张网”(水、电、气、路、林、信息、物流)建设,水利方面,推进六门闸排涝工程、易涝区治理、灌区配套改造等项目,完成洞庭湖北部补水二期工程和三峡后续规划项目的前期工作。交通方面,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保障对“四好农村路”的维护。安全饮水方面,镇村两级要做好66个千人以下水厂、26个千人万吨以上水厂饮水水源保护,做好水质监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全面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农村建房方面,针对治河渡、注滋口、插旗、团洲等湖区乡镇住房标准不高的现状,结合安全区建设,实施三个一批,即:改造一批,拆除一批,新建一批。其他方面,加快农村电网、信息网络、物流网络建设,进村入户实现全覆盖。

(十六)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实施“互联网+教育”应用基础全覆盖工程、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敬老院提质改造三年行动,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2021年,全县新建改扩建乡村中小学校28所、农村公办幼儿园1所。持续推进城乡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完成在岗60岁以下乡村医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完成华一村“格中阁”、东山镇桃花山民宿、东山镇“帆园”生态农庄建设,禹山李家湾红色教育城堡、何长工旧居开门纳客。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均等化。

五、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十七)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保障机制。继续把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重点支持粮食安全、精细农业、千亿产业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持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简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直接用于发展乡村产业。出台针对新型主体的用水优惠政策,在市场价格基础上下调20%,对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和农产品初加工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电价。

(十八)加快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六、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十九)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完善“户分类、村收集、乡镇压缩转运、县处理”模式,加大农村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力度,严格整治取缔非正规垃圾堆点,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示范。继续推进厕所革命,严把质量关、进度关,新建户厕8000口,公厕15座,抓实历年问题厕所整改;结合废旧宅基地腾退,农村改厕、宅基地联审联批、垃圾分类,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集中建房点5个以上。

(二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持30个大水面禁投高压态势,推动水产品生态养殖。继续实施东湖水系水环境综合治理,按照三年生态行动实施方案,统筹推进水系与岸上整治,针对总磷超标,对症下药,加大白鲢洁水型鱼种投放比例,引导精养渔池转型升级,确保 2021年退出劣五类水质。认真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扫尾工作,完成秸秆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设,建立秸秆禁烧网格化巡查机制,禁用结合,力争2021年全县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全县秸秆露天焚烧卫星监测火点数低于全市平均数。深入开展农药减量行动,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二十一)持续巩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成果。持续开展华容河、长江等水域人工增殖放流,做好江豚保护区、中华圆田螺保护区建设,促进华容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保持打击非法捕捞高压态势,深入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确保十年禁渔令有效落实。

七、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二十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开展农村“三资”清查,明晰“三资”产权归属,采取公开租赁、承包经营、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农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集体资产。增加村级资产性收入。推进各村以集体名义发展专业合作社,采取多种形式发展特色民宿、传统餐饮、观光农业、民俗体验等新业态。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增加经营性收入。建设一批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涉农项目,落实税费优惠,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的各类经营性项目,依法依规实行减征免征。

(二十三)完善治理模式。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抓好乡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 支持各村根据发展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好村规民约在村级治理中的“立法”作用。持续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健全农村地区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严厉打击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完善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继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延伸拓展“党建+服务平台”“党建+协会”等新路子,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格局。

(二十四)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拓展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在乡村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

八、深化农村改革

(二十五)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在鲇鱼须镇试点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坚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鼓励有条件的村在村委会的主导下开展整村土地流转。

(二十六)加强宅基地管理。全面完成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确权登记, 探索开展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广禹山镇宅基地建房审批经验,将宅基地建设审批纳入政府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窗口”,实行联审联批、限期办结、统一发证,全面实现宅基地建房审批“最多跑一次”。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确保指标交易收益分配主要用于农业农村领域。

(二十七)建立健全金融保险支农机制。大力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保单质押贷款、农机具和大棚设施抵押贷款业务。进一步明确“惠农担”贷款及贴息相关政策、办理流程,强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担保贷款业务培训,限期办理好贷款贴息。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2021年主宗农作物保险面积达90万亩以上。建立健全竞争机制,推行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创先争优工作“揭榜制”。

九、强化“三农”工作保障

(二十八)强化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党领导农村工作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三农”工作要求,强化督查考核,定期调度推进,提高各乡镇“三农”工作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权重。培育打造“农业业务最精通、农村情怀最天然、农民群众最欢迎”的 “三农”工作队伍。优先考虑“三农”干部培养、配备、管理、使用,选拔熟悉“三农”工作的干部充实县乡两级党政班子。

(二十九)加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成员单位出台重要涉农政策要征求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意见并进行备案。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设立由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领导的专项小组或工作专班,建立落实台账,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促检查等职能,每年分解“三农”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到各责任部门,定期调度工作进展。

(三十)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全面完成县、乡、村集中换届,选优配强乡村领导班子。继续采取公开选聘一批本土大学生、遴选招录一批懂经营、善于抓集体经济的乡土人才、下派一批县乡机关事业单位公职人员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切实选拔一批乡村能人担任民间协会会长。继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育计划,全年培训、认定新型职业农民300人以上。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定向培养,做好“三支一扶”“新青年下乡”“乡镇挂职”等人才引进工作,培养充实基层组织管理人才。

(三十一)健全乡村振兴考核落实机制。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对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加强考核结果应用,注重提拔使用乡村振兴实绩突出的县乡党政领导干部。对考核排名落后、履职不力的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加强乡村振兴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中共华容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

2021年2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