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在华容县,被洪水淹没的大片农田牵动人心,个别农户家受损减产的“一亩方塘”也令人忧心。连日来,华容县农业农村局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紧抓实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全力守护好群众的“粮袋子”和“钱袋子”,努力交出群众满意的灾后重建“民生答卷”。
提早对接部署
为补救补种出实策
入汛以来,华容县农业农村部门党组第一时间召开了紧急会议,实行农业灾情日报制,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全县各地指导农业抗灾救灾工作,重点指导农户抢排积水、清理田间“三沟”和疏通沟渠,确保排水顺畅。
华容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负责人介绍:“自大堤封堵成功,我们就时刻关注团洲垸的退水情况,在7月15日前后安排了当地6名育秧大户开展水稻育秧,争取育秧进度跟上退水进度。”
灾后农业生产重在“抢农时”。华容县通过提前部署和主动对接,整合涉农资金,采购救灾补种水稻种子120余吨、玉米种子1吨、蔬菜种子0.6吨,全力支持绝收农作物改种补种。截至8月3日,全县大面积救灾补种基本完成,有序有力有效抓住了“双抢”的尾声。
据了解,华容县不仅免费为受灾农户提供秧苗,还主动承担起农田翻耕与插秧的任务。“插秧和土地翻耕大概要花500多元一亩,基本都是政府出钱出力,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灾后重建的信心更是与日俱增!”华容县团洲乡团西村种粮大户李瑞华看着抢插完成的大片农田,不禁说道。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精心管理与科学种植,让每一亩受灾农田的产值都能够超过1000元。”华容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秧苗插好后,农户只需专注后期的田间管理,农田的收入将全部归农户所有。
分类精准施策
为一村一户出方案
“能救一块是一块,多种一点是一点。”华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各村与大堤决口的距离不同、受洪水侵袭的强度和退水的时间也各异,所以农业灾后重建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为此,华容县农业农村局采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方式,研究制定出台了《分片开展救灾减灾指导工作方案》,确立了“依农时、重粮油、按实际、全覆盖”的基本原则,针对错过农时的田块采取“以菜补秋”的方式及时止损,根据生产季节的变化和退水区域的实际,组织种植短生育期的农作物,力争实现“大灾的少减产、小灾的不减产、无灾的多增产”目标。
突如其来的洪水让农户刘爱梅急得不行,她往年种的水稻能达到亩产500公斤,但这次的洪水让她的水稻颗粒无收,泡过水的农田也难以恢复肥力。
华容县农技人员到刘爱梅的地里察看多次,建议她今年放弃赶种晚稻,尽快种一些芥菜、油菜和白菜薹等生长周期较短的农作物。“县农业农村局给我们调配了2台翻耕机和免费的种苗,今年的收入基本保住了,也不影响后续种植水稻。”有了新的土地经营策略后,刘爱梅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作物种下去了,就要马上考虑灌溉用水问题,这不仅需要保留抗旱水源,还要精准调度。”在现场指挥调度的农技专家介绍,考虑到可能出现的持续晴热天气,团洲垸在排涝工作基本结束后,还保留了1300多万立方米的水作为生产用水,主要分布在沟渠、水塘和水田中,供后续灾后重建使用。
落实物资保障
为“三农”任务兜底线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不容有任何闪失。日前,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关于农业救灾资金高效利用的文件,要求强化农业救灾资金精准使用,推动农业保险应赔尽赔,切实减轻农户因灾损失,同时指导受灾地区用好“绿色通道”,及时帮扶救助受灾人口,坚决预防发生因灾返贫现象。
华容县团洲乡团东村村民陈先生的200亩中稻被洪水冲毁,损失惨重。7月6日,他与湖南人保财险岳阳中心支公司取得了联系。该公司迅速安排农险理赔人员核实定损,并为其开通理赔“绿色通道”,4小时便完成了理赔支付。
7月12日上午,湖南粮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捐献的2.5万公斤救灾稻种被运往华容县。据介绍,该公司捐赠的“湘早籼45号”稻种生长周期短,能够适应当下时节,是现在补种的最优品种。公司副总经理刘文超表示:“为确保110天内实现丰收,我们一定会助力灾区农户在‘黄金周期’完成补种抢种工作。”
“灾后恢复生产是一场持久战。面对水毁农田的恢复、农业设施的修整,还有秋旱、秋涝、台风、霜冻、病虫害等多个关口,只要有社会各界同舟共济的力量在、各方面抢种抢播的信心在、农作物优种优管的措施在,我们定能克服一切困难,保住粮食基本盘,力争农业大丰收。”华容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