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最为严峻的一年,也是全县发展成就振奋人心的一年。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一化三基”战略、继续狠抓“四大工作重点”,万众一心,克难奋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强基础、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实现了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综合成效明显提升,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改革开放有新突破,人民生活有新改善,社会发展和谐稳定。
一、综 合
县域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增长超过预期。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34.09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15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58.93亿元,同比增长25.3%;第三产业增加值40.01亿元,同比增长12.2%。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19538元,比上年增加2003元,增长15.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二、三产业结构演进为26.2:44.0:29.8,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下降了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工业经济逆势上扬,工业园建设力度加大,规模工业比重不断提升。继续坚持发展产业集群,实现了相关项目的有效集聚和向工业园区集聚的转变。传统产业纺织、食品、建材等产业通过升级改造,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8家、总数达到143家,华润雪花啤酒20万千升扩改、何强食品、摩闪威士吉洋酒等项目建成投产,华青纺织三期、海济药业、福尔康卫材、华亿电子等项目建设进程加快,纺织印染、酒类食品、新型建材、医药卫材、光伏电子产业进一步壮大。2009年,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194.52亿元,同比增长37.8%;完成规模工业产值183.46亿元,同比增长40.4%。三大产业规模企业个数已达87家,占全县规模企业总数的60.8%。纺织产业产值已达50亿元,食品产业产值已达53亿元,建材产业产值已达45亿元,分别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比重的27.3%、28.9%和24.5%。新型产业医药卫材、光伏光电等产业通过引进、培育,正不断壮大,有效地推动了新型工业向前发展。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农业获得较大丰收。2009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81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农业增加值35.14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485元,同比增长11.3%。粮、棉、鱼、禽、猪等主宗农产品产量在全省的领先地位更加巩固;龙腾纺织、铭泰米业有限公司进入正式省级龙头企业行列,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总数达到26家;“华容芥菜”、“华容黄白菜苔”、“华容芦苇笋”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
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汽车、摩托下乡”工程,积极发展金融、物流、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业,促进了城乡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2亿元,同比增长19.9%。
社会财富持续增加,财税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3620万元,同比增长12.0%,税收在财政总收入中的比重达到73.95%,比上年提高6.39个百分点,实现历史性突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861元,同比增长1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98元,同比增长13.1%;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比年初净增113690万元,达到569721万元,增长24.9%。
坚持以项目建设强基础,以深化改革活机制。推进招商引资,争项争资,全年内联引资16.1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10.62万美元,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贷款7亿元以上。全年共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63亿元,同比增长70.9%。城镇建设启动十大重点工程,二桥东路拓宽升级、迎宾南路改造、县城主干道路灯升级改造工程基本竣工,沿河北路旧城改造拆迁基本完成。县城城区供水管网支管改造全面完成。全年完成通乡公路改造28公里,硬化通村公路199公里,“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通村公路总里程1230公里。水利建设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北汊水库除险加固、三封抗旱工程、华容河水利血防灭螺工程全面完成,石山矶、花兰窖、南岳庙等3个泵站更新改造全部竣工,东山水库整险加固、华容河堤加固、洞庭湖二期治理、钱粮湖大圈围堤加固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全县安全生产总体形势平稳,2009全县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62起,死亡人数20人,直接经济损失66.25万元。与上年同期比,事故起数上升5%,死亡人数下降20%,受伤人数下降17.1%,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38%,事故死亡人数在市定控制指标范围之内,占控制指标的76.9%,全县连续6年杜绝了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年度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为14.9%,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16.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7.5%。
二、农 业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农业总产值、农业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三大农业经济指标继续稳居全市第一位。2009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81亿元,比上年增长5.2%。农业全面丰收,农业产值24.57亿元,增长3.3%;畜牧业产值16.85亿元,增长6.9%;渔业产值13.25亿元,增长7.3%。全年粮食总产量53.11万吨,增长5.6%;油料总产量6.14万吨,增长26.1%。棉花总产量2.89万吨,比上年增长4%。蔬菜总产51..78万吨,增长19.6%,水果总产8.58万吨,比上年降低1.7%。
全县畜牧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年内共发展牲猪125.09万头,同比增长3.5%,其中出栏81万头,同比增长1.1%;发展能繁母猪4.15万头,增长7.8%;发展家禽865多万羽,同比增长14.1%,出笼500万羽,同比增长16.8%,全年禽蛋产量1.64万吨,增长5.1%;发展肉牛3.94万头,同比增长13.5%,其中出栏1.49万头,同比增长4.9%;发展羊4.28万只,其中出栏2.09万头,同比均有所下降。全县年内按现行价折算创畜牧业产品产值16.85亿元,占全县农业产品总产值的30.2%。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县渔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全县渔业总产量10.12万吨、产值13.2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和10.5%。全县共投放鱼种26350吨,12403.4万尾,同比增长8.2%和9.4%。全县所辖渔场精养渔池、湖泊、水库较大规模改造升级近10万亩。在继续抓好已有网箱养鳝、池塘专养大口鲶、家庭鱼池养殖乌鳢、湖泊养殖河蟹、低湖田龙虾养殖、乌龟、甲鱼生态养殖等6大板块基地建设的同时,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由2008年的30亩,猛增到360亩。产值、利润由去年48万元、24万元发展到432万元和206万元。全县名优鱼产值占渔业总产值61%。
强化生态文明,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全县全年造林22900亩,栽植苗木260多万株,占市定22500亩计划的102%。完成林业血防项目造林11700亩,项目作业设计率、检查验收率、资料建档率、林木管护率、质量合格率均达到100%,苗木成活率达到90%。城乡绿化工程全部完工,在县城主要入口地段和城区周边宜林荒山栽植绿化大苗13800株,占任务的106%。其中S306线栽植10-14公分樟树1600株,白鼎山、马鞍山、黄湖山、犀牛山栽植12200株。实现了让森林进城的年度预期目标。
新农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今年共投资8000万元,完成土石方820万方。石山矶和花兰窖泵站及南岳庙机埠维修改造、三封寺农业引水工程新建、北汊水库和东山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全部竣工。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投资242.5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解决215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137口,并配套进行了改厨、改厕、改栏;启动了县城二水厂扩改和县城管网改造,将不断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广泛开展了农村“清洁家园”行动,“三杂”、“三乱”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幅提高。全县共发放大中型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220万元,共补贴各类农机具9660台,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67.94万千瓦、103995台,农业机耕率达到97%、水稻机收率达到85%,全县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发展提速,产业集群态势喜人。2009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45203万元,比上年增长37.8%;工业增加值531092万元,比上年增长25.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00851万元,增长28.9%,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规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全年大米产量43.87万吨,增长128.5%;精制食用植物油31.79万吨,增长52.5%;啤酒14429万升,增长23.4%;饲料24.36万吨,增长156.7%;包装饮用水1891吨,增长146.9%;棉纱9.38万吨,增长79.5%;毛巾70801万条,增长108.1%;人造板6.05万立方米,增长110.8%;本册24445万本,增长479.0%;塑料制品1382吨,增长108.1%;商品混凝土1.76万立方米,下降43.5%;白酒676千升,增长83.7%;合成氨3.91万吨,增长0.49%,氮肥折纯7.37万吨,增长34.0%;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66.86万平方米,下降29.8%;泵3807台,增长65.5%;风机6898台,增长106.0%;自来水生产量1301万立方米。增长115.8%。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8249万元,增长21.4%。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1家,完成竣工产值88021万元,增长42.7%;建筑单位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1.69万平方米,比去年增加12.59万平方米,增长18.2%。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09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强劲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6308万元,增长70.9%。城镇以上完成投资658760万元、增长74.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77548万元,增长45.9%,其中农村非农户投资15871万元,增长40.9%。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施工项目182个(不含农民建房项目),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101个。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1815万元,增长16.0%;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1722万元,增长50.2%,其中:采矿业完成投资7920万元,增长37.7%,制造业完成投资152715万元,增长33.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投资35274万元,增长63.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05609万元,增长14.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投资29728万元,下降29.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完成投资18598万元,增长46.4%;批发和零售业完成投资13060万元,增长253.0%;住宿和餐饮业完成投资8900万元,增长456.3%;金融业完成投资5880万元,增长732.9%;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56584万元(含农民建房),增长9.5%;其他行业完成投资72859万元,增长13.6%。。
房地产开发热度未降,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扬。2009年,我县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5960万元,增幅50.9%。房屋施工面积67.57万平方米,增长5.0%,其中新开工面积42.2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1%,竣工面积28.06万平方米,商品住宅竣工2122套,比上年分别下降19.1%和21.8%,竣工房屋价值54950万元,增长34.9%;商品房销售面积26.0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1.9%;商品房销售额51060万元,增长13.3%,均价达196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上涨751元。
五、国内贸易
县域消费品零售市场活跃。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2亿元,增长19.9%。其中县的零售总额24.83亿元,增长20.2%,县以下零售总额14.79亿元,增长19.4%。按行业划分,住宿餐饮业零售额3.93亿元,增长23.6%,批发零售业零售额34.97亿元,增长19.1%。2009年度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进一步推进,年内建设改造80家日用品农家店,其中乡级店2家、村级店78家。“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成效显著。全县已通过备案审核的销售网点64家,累计销售下乡产品金额8762.9万元,发放补贴资金717.9万元。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78345万元,增长9.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增加值73148万元,增长6.7%。邮政业增加值2984万元,增长19.4%;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增加值22213万元,增长18.0%。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全年全县社会客运周转量7085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0.8%,其中公路周转量70851万人公里,增长10.8%;货运周转量189791万吨公里,增长8.1%,其中公路周转量189791万吨公里,增长8.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8641万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58万元,增长19.4%;电信业务总量16183万元,增长4.3%。固定电话用户8.47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74万户,农村电话5.7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1.65万户,净增3.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4757户,手机及E网上网用户3.6万户。
七、金融、保险
金融业务平稳运行。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3776万元,新增9965万元,增长4.2%,其中短期贷款209537万元,减少33139万元,降低13.7%,中长期贷款64209万元,新增43074万元,增长203.8%。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69721万元,新增113690万元,增长24.9%,其中企业存款22212万元,新增3328万元,增长17.6%,储蓄存款488102万元,新增94320万元,增长24.0%,农业存款13206万元,新增8371万元,增长173.0%。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81.72亿元,增加45.19亿元,比去年增长33.1%,现金支出182.46亿元,增加42.74亿元,增长30.6%,货币净投放0.74亿万,比上年减少2.43亿元。
保险事业持续发展。财产保险保费收入3684万元,比上年增长22.4%,财产保险赔付支出2621万元,增长14.3%,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0333万元,比上年减少103万元,降低1%,人寿保险赔付支出381万元,比去年增长0.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科技普及度进一步增强。全年共组织申报国家专利65件。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2个,比上年新增3个,其中国家级的项目5个,省级6个,市级1个,县级10个。实施科技项中,科技攻关计划项目6个,比上年新增2个;星火计划项目3个,比上年新增1个;条件建设计划项目1个,社会发展计划项目7个,比上年新增2个;高新工业计划项目3个。荣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项。组织科技下乡,培训农民500多人次,提供技术资料1000多份,科技图书1800余册。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学水平明显提升,素质教育深入推进。“普九”教育成果进一步得到巩固,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年度巩固率100%,初中入学率99.2%,初中生年度巩固率98%以上。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全县在园幼儿10683人,幼儿接受学前一年教育率达99%,接受学前三年教育率达92%。全县普通高中教育“挖规提升”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日趋规范,高考参考人数6533人,录取人数4585人,录取率70.18%。其中本科录取2139人,专科录取2446人,录取率分别为32.74%、37.44%。规范整顿,净化民办职教市场,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全县普职招生比基本保持在1﹕1。职业中专的设计与工艺、机电技术应用等专业被评为省市级精品专业,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高。全县学校146所,比上年减少7所。其中普通中学34所,比上年减少2所,初级中学28所,比上年减少2所,高级中学6所;普通小学101所,职业中学2所,特幼学校2所。全县教职员工数6250人,比去年减少31人。其中专任教师5820人,比去年减少21人,在校学生72404人,比去年减少5087人,下降6.6%。
教育科研成果丰硕。自创教育科研课题35个,其中市级立项23个,省级立项2个,国家级立项1个。《立足新农村建设的学校科技活动策略研究》在国家教育科技规划办立项成功,实现了华容在全国规划办课题立项零的突破。《中华孝道教育研究》、《农村中小学区域性整体推进自我教育的实践研究》、《农村高中数学互动合作研究》在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成果评审中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2009年文化下乡活动在全县乡镇、村场、社区巡回演出68场,完成省定实事任务,结合“农家书屋”建设送图书下乡共计4万多册。开展县城规模较大的广场文化活动已达30余场次。利用影剧院、文化馆等公益文化服务设施,包装推出花鼓戏、综艺节目共160场次,观众达10万人次。博物馆免费接待中小学生等社会游客6万多人次。艺术表演观众人次达26.7万人,比去年增长75.7%,公共图书馆藏书10.4万册,比去年增长10.2%。组队参加岳阳市青少年田径调赛,为省十一运动会选拔后备人才3人;组织全县“和谐杯”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活跃群众体育生活。推进乡镇村场农民健身项目工程建设,20个乡镇60个村场农民健身项目基本竣工。
年末,全县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广播人口覆盖率97%,有线电视入户数29000户。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2009年,全县共有医院、卫生机构54个,病床位1306张,比上年增长12.3%;卫生工作人员1561人,增长1.6%,卫生技术人员1238人,降低1.8%,其中注册中、西医师481人,降低2.4%,注册护师、护士357人,增长11.2%。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人口73.2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84万人,农村人口43.40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8.79万人。城市化率40.74%。年内出生人口7495人,人口出生率10.2‰,年内死亡人口3619人,人口死亡率4.93‰,人口自然增长数387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28‰,比上年上升0.34个千分点。
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61元,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485元,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075元,增长4.0%;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6073元,增长5.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4.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2.8%。
劳动就业和保障工作持续推进。2009年,全县就业局势基本稳定,职业培训进一步加强。全县新增就业5260人,其中下岗职工再就业3770人,帮助就业困难对象就业825人,零就业家庭就业271人;组织各类职业培训1.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17.3万。劳动保障力度加大。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7533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参保13421人,企业参保24112人,新增425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3705人,新增2165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3405人,新增4005人;生育保险参保31250人,新增5232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930人,新增5730人。全年发放基本养老金16785万元,增长11.3%,其中企业养老保险金10756万元,增长25.8%;发放失业保险金151万元,下降24.5%;发放工伤保险金234万元,增长15.9%;发放生育保险金62.3万元,增长53.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72533人,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全面覆盖。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县共有敬老院26所,床位1422张,收养老人1422人;村级五保之家24所,床位161张,收养五保老人161人;儿童福利院1所,收养20人。城镇低保对象10610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789.6万元,农村低保对象20482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06万元。农村五保对象6060人,发放五保供养金514万元。
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937万元,筹集社会福利金186.94万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185万元。
十一、环境保护
强化环境管理,加大环保投入,改变燃料结构,全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高。全县企业新增排污设施6800多万元,新上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工业企业污水排放达标率为87.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6%。全县工业“三废”排放量均低于“十一五”控制指标,华容河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了II类;县城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II级;县城烟尘控制区已扩大到13平方公里, 二氧化硫、烟尘、化学需氧量等指标基本达标;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4.3分贝,县城交通干线噪声控制在66分贝以下,居民生活区噪声控制在53分贝以下。
农村环保工作取得实效。出台了《全县农村环境保护规划》(2009-2015)。开展了“清洁家园”行动,关停对环境造成危害或存在隐患的农村6家塑料厂和4家蔬菜加工厂,对采石场、轧花厂、砖瓦厂等11家小型加工业进行了整治。万庾镇、东山镇被评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塌西湖村等11个村被评为省级“生态村”。
注: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生产总值及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人口出生及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按计育年度计算,总人口、城镇、乡村及常住人口均为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核定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