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18-01-31
1-5月生猪和猪肉市场
来源:华容商务粮食局   2017-06-16 11:13
浏览量:1 | | | |

目前,我县猪价已经跌入7元/斤区间,猪肉批发价格跌破10元/斤关口,而市场终端消费低迷,生猪市场明显供过于求,生猪和猪肉市场又进入新一轮价格下跌周期。

一、今年1-5月生猪和猪肉市场运行情况

今年春节后生猪价格持续下滑,5月底我县生猪出栏平均售价失守7元整数关,跌至每斤6.9元,与1月相比累计跌幅达29%左右,已经回到2015年本轮猪价上涨行情启动前的价格水平。

伴随生猪价格下滑,猪肉批零价格呈逐月回落态势。1月—2月,因临近或处于春节消费旺季,猪肉批发价格在节日效应的拉动下,呈小幅上涨走势。元月初生猪批发价格为24.8元/公斤,较去年12月上涨0.79%,同比下跌3.52%;2月初上涨至25.5元/公斤,环比上涨2%。2月中下旬,伴随着春节长假结束,因需求减少,价格开始下行,2月底猪肉批发价格跌至24.5元/公斤,跌幅为2.6%。自3月份开始,生猪价格大幅下滑,逐月下跌,3月底猪肉批发价格为23.5元/公斤,较月初的24.5元/公斤下跌8.2%。4月—5月猪肉价格节节走低,持续下行,4月底猪肉批发价格跌至21元/公斤,5月份猪肉批发价格跌破20元/公斤关口,跌至月底的19.5元/公斤,比去年周期的28.5元/公斤下跌35.6%。猪肉批发价格5月底较年初下跌24.9%,较春节期间最高价格下跌25.7%。猪肉零售价格从4月份起由之前的32元/公斤跌至28元/公斤,下跌12.5%。

二、生猪和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后段价格走势分析

一是猪肉需求疲软。进入5月份,气温逐渐上升,猪肉消费进入传统消费淡季,需求低迷,对猪价抑制作用明显。以上运行情况分析显示,猪肉批发价格从1月份的24.9元/公斤跌至5月底的19.5元/公斤,累计下跌25.7%,猪肉市场下行走势明显。

二是生猪供应量增大。虽然去年至今年由于环保政策清拆不合格猪场,大量散户退出,但多家养殖链上市公司加快布局养猪业务,目前正是这批生猪集中出栏阶段,从而导致市场供远大于求,据调查,5月份我市生猪存栏量环比增加0.4%。

三是外来生猪冲击。东北地区处于玉米主产地,饲料便宜,猪源充足,长期以来是全国猪价最低的区域。在猪价北高南低的影响下,东北地区的生猪源源不断地运往南方,我市也进口了大量东北生猪。在外地低价猪源的冲击下,猪价不断走低。

四是屠宰企业压价。目前肉类需求淡季持续发酵,各地食企产品走货速度滞缓,在压栏等猪价反弹失败的情况下,养殖户纷纷选择出栏,短时间市场流通的生猪体重上升明显,生猪流通量也逐步增加,屠宰厂收购顺畅,开始联合压价,加剧了近期猪价的下行速度。

五是饮食结构改变和节日效应减弱影响了猪肉消费。随着居民经济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观念改变,崇尚养生健康,饮食结构逐步由单一向多元化调整,新鲜水果、鱼虾、牛羊肉取代猪肉成为节日期间主要销售品种,再加上节后消费边际效应递减,居民以消耗库存为主,导致市场猪肉消费进一步减少,价格弱势下跌。

后段猪肉价格走势预测:猪价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市场终端需求疲软,猪源充足,猪价持续下跌导致养殖户恐慌心理加重,越跌越卖,短期内猪价难以止跌。后期天气炎热,迎来传统猪肉消费淡季,在供应不减、需求疲软的情况下,市场供大于求状况延续,生猪行情缺乏利好支撑,预计我市猪价还将保持偏弱运行态势,并持续到中秋、国庆消费旺季。

三、稳定猪肉价格的措施及建议

猪价又坐“过山车”,使得养猪业再次由盈转亏。据测算,目前我市粮猪比价下降至5.75:1,每出栏一头生猪平均亏损4.89元。亏钱虽不多,却发出了生猪养殖行业预警信号。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和生猪养殖户应密切关注生猪市场行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避免养殖户又一次血本无归。

1、加强监测预警。各级商务部门应加大市场监测力度,及时发布市场供需和价格变化信息,发现价格异常波动和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预警。要积极引导养殖、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补栏,保障市场供应。

2、实施规模化养殖。大力发展生猪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提高市场竞争力。落实兑现国家对生猪生产的各种优惠和补贴政策,扩大补贴面和提高补贴标准,大力推广科学化养殖方法,鼓励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提高生猪养殖企业抵御疫病风险和市场波动的能力。

3、规范市场秩序。规范消费市场秩序,杜绝病猪肉等流入市场,严把产品质量关,提高居民消费信心,营造健康良好的消费环境。

4、建议养殖户合理布局生猪生产。建议养殖户在做好生猪饲养管理和疫情防控等日常管理工作的前提下,密切关注市场行情走势,将适重生猪适时出栏,确定合理的存栏量,保持理性的出栏节奏,并根据市场行情适时补栏,防止养殖数量脱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