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秤是我国最古老且沿用至今的衡量工具,相传春秋中晚期,楚国已有小型衡器,名叫木衡。是根据杠杆原理制作而成,方便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买卖行为,映射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征。
陈氏“泥鳅肚”杆秤传承至今已有七代,前六代为祖传,第七代为师传。
因陈家制作的杆秤脊扁肚圆,活似田间泥鳅故得名“泥鳅肚”杆秤。陈氏“泥鳅肚”杆秤融合了岳阳“老鼠尾”杆秤和益阳“鳝鱼脊”的优点,具有材质考究、篆刻隽秀、工艺独特、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计量精准且不失灵敏度。
陈氏“泥鳅肚”杆秤品种繁多,大到200公斤的抬秤,小到能称以克为单位的戥子秤。
先做人,再做秤。制秤之始,要心正才能秤准。正是陈氏的这种职业操守使得陈氏“泥鳅肚”杆秤享誉华容及湘鄂边区。
分布区域 |
陈氏“泥鳅肚”杆秤在六代传承人以前一直在素有华容小香港的插旗镇经营,第七代外姓弟子张元清学成后在益阳南县开张营业,由于身体原因,张元清现已病逝。第六代传承人66岁的陈学智现在已随女儿迁住岳阳,在不足50平米的家里维持这门祖上手艺。 |
历史渊源 |
手工制杆秤历史悠久,应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秤。据民间传说是鲁班发明的,也有传说是范蠡发明的,而湘北华容地区流传的陈氏“泥鳅肚”杆秤的鼻祖是“领令和尚”(音传),据传有避邪之说。古时候人们出门放货、行船打渔都要随时携带杆秤,以祈平安。 |
基本内容 |
传统杆秤的手工制作工艺: 1、选择木料:大钩子秤一般选择楠木,中小号的秤多使用柞栎木、红木等材料。无结疤、无开裂,木料要经阴干一年以上,方可做秤的衡量要求,用锯子截成适当的长度。 2、刨杆秤:先用粗刨将秤杆刨直,再细刨光圆,再扁圆形,杆上的毛刺打光,用钣木锉分出秤的头尾。 3、定“叼口”:用墨斗将线绳在秤杆上弹出几条纵向等分的墨线。 4安“叼子”:一手持刀从下往上支托秤杆,秤杆固定,经过测量,在杆身安装叼子的部位,找出三个“叼子”的位置后,分别打出垂直的穿孔并试装三个“叼子“且要装正。 5 铜皮包头尾:用钣锉将头尾锉好,根据需要的尺寸比对铜皮,铜皮剪裁下来滚圆,套上秤杆的头尾,接下来焊锡将铜皮焊接,也可以使用小钉固定将铜皮包好。 6 安装秤盘:秤盘是预制的,将盘上的三根系绳挽结到秤杆大头最外侧的“叼子”上。 7 校秤定量:“叼子”将秤悬提,秤盘中依次放上不同重量的砝码,在秤杆上测定其距离,以两脚规分割并仔细标出星花的位置。 8 钉星花:按照上一步标记的位置,用皮带手钻钻出每个小花点,在钻洞中以细铜丝嵌杆然后割断,锤实锉平,把水银粉抹入眼中,便成星点。 9 打磨,清洗:使用钢锉,油石顺纵向秤杆进一步磨光滑,给刚做好的秤杆均匀的刷一层石灰水,以去除油污,石灰水自然风干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10 秤杆施染着色:在秤杆上刷一层皂矾液,晾干,而后均匀的刷上事先制好的五倍子液,然后把秤杆挂起来,使其完全干透,这次一般需要十二个小时。 11 修整抛光:待着过色的秤杆完全风干后,对秤杆再进行最后次抛光,让秤杆光润,上面的刻度即“星花”更易辨识。 |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
一、 材料 1、 主料:楠木、紫檀木、油柞木、栎木 2、 辅配料:铜皮、铁钉、铁盘、铜丝、铝丝等 二、 器具 制作工具:木锉、钣锉、摇钻、分钳、钻花、刀、等子、铁剪、盘绳、手刨、墨斗、盘子、钩子、钢锯、砝码、叼子等 三、 颜料 石灰、酒、清矾、五倍子 |
传承谱系 |
远师 领令和尚 第一代 陈氏祖先 第二代 陈氏祖先 第三代 曾祖父 第四代 祖父 陈光培 第五代 父亲 陈正和 第六代 传承 陈学智 1947年11月出生 插旗镇引河村三组人 第七代 师传 张元清 已病故 益阳南县明山头人 |
代表性传承人 |
第六代传承人 陈学智 1947年11月出生,插旗镇引河村三组人。 幼时对绘画颇有兴趣,14岁开始从师于父,16岁开始走乡串巷上门制秤,成家后在插旗镇上开有秤铺。上世纪80年代,因其手艺高超,被县计量所聘请为全县衡量专家,定期对全县各单位衡器进行专业校验、维修。是华容著名的秤师之一。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