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容夹叶点子
来源:华容县政府网   2020-05-21 10:37
浏览量:1 | | | |

    据《华容县志》载:宋以前,华容本地人大都居住在依山傍水的丘陵山区,单家独户,零星散居。为免遭豺狼虎豹侵袭,置办锣、钹、鼓等“响器”在家,每日天黑打击闹腾一番,吓唬野兽,阻止其入户为患。而一旦遇到了野兽侵害或“强人”打劫,他们也用“响器”传递消息,呼吁救助。这样逐渐创制了节奏急缓各异的打击方法,初步形成了“华容夹叶点子”的雏形。

华容夹叶点子

  经过千多年的改进、提高, “华容夹叶点子”最终发展、成熟起来,成为伴随人们的生活,调剂人们的精神,使人们离不开,丢不下,最为活跃的民间文艺形式流传至今。

  “华容夹叶点子”是由两副钹、一面鼓、一面大汉锣和一面小瓯锣等五件乐器按一定节奏和情绪打击出的乐谱。如《凤点头》、《红绣鞋》、《缕缕金》等等。就“点子”而言,华容“夹叶点子”有“正谱”八个,“水谱”不计其数。就是因为这些“正谱”和“水谱”为华容人所独创、独有,不同于其他任何地方的同类乐器的演奏,是一项价值很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夹叶点子创作的《操军令》或湖南省“群星奖”金奖

  “华容夹叶点子”因其独特的形成过程、演奏技法和曲谱(点子),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实用价值、乃至文学价值、经济价值都不可低估。直至今天,应用仍十分广泛,儿亲女嫁用,迎宾接客用、社日集会用、过年过节用、办丧送葬用、龙灯花鼓用……总之,一切需要营造欢乐、热烈、祥和、喜庆气氛的场合都会用到它。因此就特别为人喜闻乐见,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直至今日,仍为华容城乡用途最广,使用频率最高,且随处可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

  “华容夹叶点子”不仅在原产地生生不息,而且已呈辐射状向四周流传,成为了湘北地区最为独特的民间打击器乐艺术。普查结果表明,其主要流传区除原本老华容人居住的丘陵山区如胜峰、三封寺、东山、南山、终南等乡镇和地区外,与之毗邻的鲇鱼须、万庾、治河渡、操军、等乡镇也十分流行,甚至在相邻的湖北石首市、岳阳许市镇等地区也逐渐流行起来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