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006382011R/2021-1871165
  • 发布机构:县发展和改革局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生成日期:2021-08-23
  • 公开日期:2021-08-23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华容县“十四五”规划纲要
来源:发展和改革局   2021-08-23 09:00
浏览量:1 | | | |

华政发〔2021〕6号

华容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

通     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华容县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5日

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12日华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批准)

2021年7月

目     录

第一章  承前启后 开启全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1

第一节 发展基础……………………………………………1

第二节 发展形势……………………………………………6

第二章  奋力谱写 富美华容现代化强县新篇章…………9

第一节 指导思想……………………………………………9

第二节 基本原则……………………………………………9

第三节 发展战略…………………………………………11

第四节 发展目标…………………………………………13

第三章  敢于担当 闯出高质量产业发展新路子……………18

第一节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18

第二节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22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5

第四章  协调发展 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30

第一节 优化县域城镇格局………………………………30

第二节 提升城镇功能品质………………………………33

第三节 加强城市综合治理………………………………35

第四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37

第五章  乡村振兴 开辟农村现代化建设新路径…………39

第一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39

第二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41

第三节 实现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42

第六章  强基固本 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新进程…………43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43

第二节 建设现代水利体系………………………………45

第三节 强化用能保障体系………………………………47

第四节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48

第七章  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富美新华容  ……………49

第一节 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49

第二节 守护好“一江碧水”……………………………51

第三节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52

第四节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54

第五节 加强环境综合管理………………………………55

第八章  激发活力 增强通江达海发展新动能  ……………56

第一节 强化创新驱动……………………………………56

第二节 形成改革合力……………………………………58

第三节 激发开放活力……………………………………60

第九章  民生为本 展现生活美好名县新面貌  ……………61

第一节 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62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63

第三节 推进健康服务体系建设…………………………65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66

第五节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68

第十章  勇于作为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水平…………68

第一节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69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理………………………………70

第三节 全力保障安全稳定………………………………71

第十一章  凝心聚力 强化规划实施新保障………………73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73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74

第三节 强化规划监督评估………………………………75

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

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1月12日华容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批准)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华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富美华容现代化强县的关键时期。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华容县委关于制定华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县战略意图,明确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承前启后 开启全面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县上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强力推进“六大工程”,切实强化“三大保障”,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贯彻新时代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为“十四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1.经济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280.0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8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5年的91.4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0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从2015年的43家增加到2019年的76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15年的16.4%增加到2020年的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全县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4家,经济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2.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21.0:46.9:32.1调整为2020年的20:36:44。先后打造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中国棉纺名城、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国家级“农”字头金字招牌,形成优质粮油、芥菜、小龙虾、药材、茶叶五大特色产业。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基本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沁峰智能制造、东颂电子、牧特自动化、老宝智能、途邦电子等一大批项目成功落户,为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3.基础设施提质统筹推进。交通设施方面:五年来累计投入达16.8亿元,构建以杭瑞、石华高速公路为骨架,以G234、G240、G353干线公路为主体,以农村公路为补充的 “六纵三横”干线路网布局。完成脱贫攻坚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587.283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377.3公里,实施危桥改造91座。截止2020年,华容公路总里程达2612.85公里,全县公路网密度约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3倍。完成40个农村客运站建设,完成长江岸线14处非法码头拆除。水利设施方面:实施了三大垸安全建设及分洪闸工程、集成安全垸围堤加固工程、洞庭湖区华容河治理工程、华一水库及13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以及5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能源设施方面:华容—南县—安乡输气管道全线贯通;12个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完成,年发电量达3.4亿度。神华国华岳阳电厂、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开工建设。

4.城乡环境创优再上台阶。城乡建设提档升级。“十三五”期间,共完成房地产开发建设面积31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42亿元,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9847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392万元。高标准完成多条主次干道建设和升级改造,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建设项目,创建了一批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美丽屋场。加强环卫城乡统筹,认真落实生活垃圾“户收集、镇运输、县处理”运行模式,定期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市政秩序更加规范有序。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全部实施到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县推进项目深入实施。乡镇污水处理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扩规提标、石伏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扩规、华容河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对华容县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林业投入持续加大。森林经营提质增效,资源保护力度加强;保护地管理日益规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林地保有量、湿地保护面积等8项重要指标全部实现预期目标。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十三五”期间,财政预算内安排教育经费363052万元,新建、扩建、搬迁城区学校9所。大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县”建设和“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试点县”工作,先后获得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特别实践奖、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被评为湖南省“教育强县”。文化旅游事业长足发展。完成了201个建制村“七个一”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成功申报车轱山为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墩遗址被纳入国家文物局重大项目“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创建了“中国楹联文化县”,开展了何冬保花鼓戏艺术研究传承工作。新建禹山转播台发射塔。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1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72件。卫生计育服务更加优质。预防保健工作成效显著,无传染病暴发流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有序推进。155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已全部完成。全县每万人有全科医生3.5人,每千人注册护士数从1.1提高到2.1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63万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完成。民政部门共发放各类救助资金8.7亿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施乡镇敬老院升级改造,新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36个。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县28个贫困村按标准于2017年整体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9182户23555人已稳定脱贫,2017、2018年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二类县(市、区)脱贫攻坚先进单位。

6.社会治理成效显著。顺利完成村场合并改革,被评为全省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先进县、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县,县婚姻登记处被民政部授予“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启动了县级殡仪馆迁址新建,为中心城区和各乡镇村镇设置地名、道路标识700块。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逐年下降。建立健全了县政务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和数据资源服务中心,服务事项由原来的251项逐步增加到1093项,办事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5.7%。政法工作不断创新,获评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市、区)”。信访工作连续八年保持全市第一。创新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化解“一中心六平台”建设。成立了全市首家环境资源食品药品检察室,为省市检察机制创新提供了“华容样本”。在全省率先启动纪检派驻制改革,建立乡镇监察机制。

“十三五”期间,全县农业农村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社会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不断深入。全县党建、宣传、统战、档案、群团、工会、老干、妇联等工作都得到全面发展和有效提升。

“十三五”期间华容县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进步,成绩的取得受益于“四个坚持”:坚持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统揽全局、统筹协调,圆满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坚持产业优先发展。把产业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形成工业“四大”主导产业和农业“四大”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产业兴县的华容之路。坚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先行。“十三五”期间基础设施得到大大改善,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防洪保安能力明显增强,园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坚持招商引资和争项争资。“十三五”期间,招商引资累计签约项目212个,合同引资402.14亿元。争项争资累计争取项目1074个,争取资金112.74亿元。

第二节  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华容县全面开展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是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华容既面临诸多新的历史机遇,也将面临一定的挑战。

从国际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智能技术等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产业与科学技术加速迭代。我们要以开放姿态,主动应变积极求变,在新发展格局中把握新的发展机遇。

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消费需求将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重要推动力。华容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省内看,“十四五”期间,华容要在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有所作为、有所担当,要充分利用自贸试验区岳阳片区等平台,取得改革开放成果,做好“两新一基”文章,扩大有效投资,全面促进消费,促进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市内看,要充分利用岳阳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机遇,依托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高能级平台优势,在岳阳市核心区的开放示范引领和城市经济辐射带动下,加快推进华容新型城镇化建设。

从自身基础看,华容处于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三大国家战略覆盖范围,省委、市委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华容可在沿江环湖开放发展中抢占重要席位。同时,近些年华容交通区位不断改善,基础配套日益完善,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神华国华岳阳电厂等重大能源项目落地建设,为县域经济加速发展集聚强劲动能。

“十四五”时期华容县也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华容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产业结构调整压力较大,创新发展短板亟待补齐,农业、工业、服务业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差距较大,不能适应由全球价值链竞争带来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同时,华容县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未来要适应岳阳市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十四五”期间,华容需准确把握新时代要求和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湖南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要求,紧跟岳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步伐,充分发挥华容的特色和优势,充分调动全县各方面积极性,坚定信心,奋发作为,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华容县“十三五”时期指标体系表(1)

指    标    名    称

指  标

2015年

实现值

2020年

目标值

2020年

实现值

1

GDP(亿元)

预期性

280.02

401

380

2

GDP年均增长率(%)

预期性

10.1

7.4

4.2

3

人均GDP(元)

预期性

38676

54892

51684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年累计(亿元)

预期性

910

1570

1345

5

财政总收入(亿元)

预期性

7.51

12

9.37

6

规模工业增加值(亿元)

预期性

148

210

150

7

城镇化率(%)

导向性

44.71

56.0

58.02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导向性

91.48

162.3

130

9

三次产业结构

导向性

14.0:52.9:32.1

18.5:40.6:40.9

20:36:44

10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入学率(%)

约束性

93.6

95.0

97

1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预期性

16.4

20.0

28

12

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

预期性

2.1

2.5

2.16

13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预期性

55

60

61

14

发明专利拥有量(申请)(个)

预期性

19

30

171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人/年)

预期性

4800

5000

22000

16

适龄儿童就学率(%)

约束性

100

100

100

17

义务教育巩固率

小学(%)

100

100

100

100

初中(%)

98.7

98.7

99.5

99.5

18

耕地保有量(万亩)

约束性

108.2

108.2

105.9

19

森林覆盖率(%)

约束性

22.13

23.7

22.15

20

主要污染物排放累计减少(%)

约束性

1.6

1.6

1.6

21

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

约束性

19.3

18

18.53

22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累计下降(%)

约束性

30

50

52

23

空气质量优良率(%)

约束性

80

85

98.4

24

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约束性

100

100

100

25

城市污水处理率(%)

约束性

88

95

99.3

26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约束性

100

100

100

27

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

约束性

93.3

95

95

28

人口规模(万人)

导向性

72.38

75.90

73.98

29

人口自然增长率(‰)

约束性

5.69

8.0

4.5

30

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率(%)

导向性

10.5

12.7

6

3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导向性

22732

45000

33587

3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导向性

15167

24000

22839

33

城镇登记失业率(%)

约束性

4

3.9

4.5

34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万人)

预期性

2.72

2.75

3.2

35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约束性

95

95

95

36

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

约束性

100

100

100

3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约束性

100

100

95

38

人均预期寿命(岁)

预期性

74

76

76

第二章  奋力谱写 富美华容现代化强县新篇章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湖南“三高四新”战略需求,主动融入岳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和沿江环湖开放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生态优先、开放崛起、精明稳增、流通赋能、协同共赢的五大战略举措,把华容建设成为生态美县、开放大县、产业强县和品质名县,奋力谱写富美华容现代化强县建设新篇章。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在全局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党的建设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强化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引领力、执行力、监督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把握好办学、兴医、治水、修路、强工、富农六个关键词,聚焦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社会安稳“三大民生”,狠抓民生实事,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遵循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发展规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激活发展潜能、创新发展动能、提升发展势能、增强发展效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4.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5.坚持全面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推动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坚持以“集中集群”为路径,推进产城融合。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要素运营”为方法,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以“创新创业”为动能,激发创造活力。坚持以“优化环境”为保障,打造兴业洼地。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  发展战略

1.生态优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开展长江岸线整治和华容河、东湖等水环境治理。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确保生态安全,用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以华容的生态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谱写宜业宜居生态美县发展的新篇章。

2.开放崛起。找准定位,推动沿江开放发展。充分发挥华容通江达海、连南接北的交通区位优势,立足优越的长江岸线和港口码头,依托华容优厚的生态文化资源、丰富的农副名优产品和便利的商贸物流市场,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区域战略,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推进国华电厂和铁水联运项目建设,启动塔市驿港区建设,将华容的区位交通和资源品牌优势转化为建设通江达海开放大县的新动能。

3.精明稳增。增强发展定力,遵循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轮驱动”规律,坚持以集中集群为路径、项目建设为载体、要素运营为方法、创新创业为动能、优化环境为保障,持续发力高新园区、美丽乡村、文明城市“三大创建”,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社会安稳“三大民生”,夯实产业基础,建好“4+1”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支撑作用。把握开发力度和节奏,在新城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园区配套等方面,不“摊大饼”,确保现金流、资金链安全,努力建设走势强劲的产业强县。

4.流通赋能。立足区位,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充分发挥华容拥有大江航运、高铁高速和未来通用航空的交通优势,充分释放华容地处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过渡带、湘鄂省际边界和环洞庭湖中心县的区位优势,建设通江达海、干支相联、铁水联运、港航配套的综合航运体系,依托煤铁、电力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能源物流、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冷链物流等现代物流产业,将华容打造成湘北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消费中心、能源供应中心。

5.协同共赢。着力提升华容在湖北监利、石首,岳阳君山、岳阳县,常德安乡,益阳沅江、南县等周边县市区的地理中心优势,以区域共同利益诉求为基础,着力跨越行政区划界限,消除市场壁垒,积极拓展合作范围和领域,推动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发展错位协同、生态保护共治共享,推进跨区域合作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和政策落实,以协同发展实现区域合作共赢新格局。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期末,华容县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品牌、市场优势明显,跨省域区域市场初步建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明显增强,现代化经济治理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面向长江经济带和省际边界区域的开放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形成“一廊二中心”发展新格局,即:主动融入岳阳长江百里绿色经济发展走廊、打造环洞庭湖能源物流中心、湘鄂边商贸消费中心。

努力建设富美华容的现代化强县。围绕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全面发力,努力使全县综合实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年均增长7.5%;财政总收入15亿元,年均增长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亿元,年均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为18:34: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46元,年均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32元,年均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年累计1459亿元,年均增长8%。

努力建设宜业宜居的生态美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之路,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中心。坚持精明开发、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一体推进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三城同创”。到2025年,长江华容段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等重要生态系统功能得到全面提升。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均达到省市规定水平;长江华容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质标准,区域内其它主要流域水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以上,生态保护成效显著。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22.15%,林地保有量稳定在37.97万亩以上,湿地保有量稳定在45.79万亩以上。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明显提高。

努力建设通江达海的开放大县。立足沿江环湖区位优势和两个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环洞庭湖绿色能源供应中心,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深度融入岳阳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格局,主动对接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积极建设好华容港,基本形成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到2025年,区域合作体系初步建立,便利快捷、横贯东西、纵横南北的交通大通道基本形成,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初见成效,出口创汇年增速达10%,与周边县市区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协作关系,全方位合作格局基本形成。

努力建设走势强劲的产业强县。坚持以“集中集群”为路径、“项目建设”为载体、“要素运营”为方法、“创新创业”为动能、“优化环境”为保障,推进精明、稳定增长,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优质稻、芥菜、小龙虾、茶叶、中药材等“一优四特”农业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90亿元。形成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和绿色能源的“4+1”现代产业体系,到2025年,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初步建成湘北鄂南区域消费中心、湘北鄂南水陆联运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休闲中心,形成以现代物流、商贸流通为支柱,文化旅游、农业服务、县域金融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到2025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

努力建设生活美好的品质名县。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品质化。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打造湘鄂边商贸物流消费中心,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5年,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41:1,平均预期寿命达77岁以上。

2035年远景目标:华容县现代化水平居岳阳市前列,在岳阳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挺进全省县域经济十强,成为岳阳市最具影响力、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强劲活跃增长极之一。华容县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大幅跃升,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开放发展重要的增长极。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成为区域性能源、物流、商贸、交通中心;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环境安定有序,建成更高水平的平安华容;华容县文化名片更加响亮,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江湖名县、状元故里”;打赢生态环境治理持久战,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成更有魅力的绿色华容;对外开放能级不断增强,成为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岳阳片区的重要支点、长江经济带湖南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公共服务水平实现优质化均等化,全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现代品质、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富美华容。

华容县“十四五”时期发展主要目标表(2)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年

2025年

属性

经济发展(8个)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80

500

预期性

2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年均增速7.5以上

预期性

3

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例(%)

31

32

预期性

4

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70.3

72

预期性

5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18182

25500

预期性

6

税收占GDP比重(%)

1.76

3

预期性

7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8.02

65

预期性

8

粮食种植面积(万亩)

127.5

128

预期性

创新驱动(2个)

9

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例(%)

2.16

2.5

预期性

10

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2.37

3

预期性

民生福祉(7个)

1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7498

38566

预期性

12

城镇调查失业率(%)

4.5

6

预期性

13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2

11.3

约束性

14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1.8

2.3

约束性

15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

100

约束性

16

每千人口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0.2

4.05

约束性

17

人均预期寿命(岁)

76

77

约束性

绿色转型(4个)

18

单位GDP能耗消耗降幅(%)

2.9

3

约束性

19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85

85

约束性

20

地表水达到或优于III类水体比例(%)

92

95

约束性

21

森林覆盖率(%)

22.15

22.15

约束性

安全保障(3个)

2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56.37

54以上

约束性

23

食品安全合格率(%)

98.5

99

约束性

24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15

0.15

约束性

第三章  敢于担当 闯出高质量产业发展新路子

围绕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以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化和生态文化旅游发展为双核,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加快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高质量产业发展体系。

第一节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实施“五园五区五镇”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生产绿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到“十四五”末,全县农牧渔业总产值达2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左右。

1.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建设“五园五区五镇”,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五园。建设三封寺芥菜产业园,鲇鱼须华容稻产业园,万庾中药材产业园,石伏棉纺织产业园,注滋口小龙虾产业园。

——五区。以章华镇、三封寺镇、东山镇、禹山镇、万庾镇、鲇鱼须镇为主的粮食生产功能区。以团洲乡、注滋口镇、梅田湖镇、新河乡、北景港镇、操军镇、插旗镇为主的“棉花+油菜”生产功能区。以东山镇、三封寺镇为主的生猪生产功能区。以禹山镇、鲇鱼须、万庾镇为主的中药材生产功能区。以治河渡镇、禹山镇、团洲乡为主的名优特有机鱼养殖功能区。

——五镇。在已获批的农业特色小镇基础上,大力培育禹山湿地农旅小镇、三封寺芥菜小镇、注滋口稻虾小镇、万庾中药材小镇、鲇鱼须稻米小镇等特色小镇。

2.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大力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27.5万亩、总产量54万吨以上。在万庾镇、三封寺镇、鲇鱼须镇、东山镇、禹山镇、章华镇等6个乡镇推进水稻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片和“早加晚优”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全县高档优质稻面积50万亩以上。支持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服务。加强华容稻公共区域品牌建设,组织申报“华容稻”香米农产品地理标志。

3.做强以芥菜为重点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采用“片区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或家庭农场”的模式,突出芥菜、茶叶等农副产品,重点打造3个万亩、5个千亩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延伸农业产业链,大力发展芥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鼓励发展“农产品+电商”、“农产品+文创”、“农产品+专卖店”、“农产品+休闲旅游”、“农产品+汽车后备箱”等新业态,创建省级以上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

4.做大做强棉油产业。在沿洞庭湖区、藕池河区、华容河区和长江区四大区域建设优质棉和优质油菜生产基地,确保优质棉生产面积在18.5万亩以上、皮棉产量在1.9万吨以上,优质油菜生产面积60万亩、产量6.6万吨。重点推广沣油杂系列、华油杂系列等“双低”“双高”新品种。推广“稻油”水旱轮作模式,推广“棉-菜”等高效种植模式。继续支持国内知名油料加工企业与农户开展订单生产。引进油料加工企业,建设大型油料加工特色产业园。

5.大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实现年出栏生猪100万头,牛4.5万头,羊6万只,家禽800万羽。巩固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严格生猪养殖行业准入制度,新创建5家省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到2025年规模养殖比重达70%以上。“十四五”期间,引进4家以上大型养殖企业。

6.加快渔业健康养殖。合理确定养殖容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降低传统养殖区水域滩涂利用强度,加大鲈鱼、黄颡鱼、澳洲淡水龙虾等名特优养殖比例,达到水产养殖总面积80%以上。发展高效生态养殖,抓好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培育和壮大养殖大户、家庭渔场、专业合作社、水产养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十四五”期间,培育2家鱼类产品流转加工企业,完善渔业产业链、改塘交易为中心交易,实现渔业综合产值100亿元。

7.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十四五”期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51.7万亩,提质改造28万亩。以农产品加工园、农业科技园、农民创业园为载体,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功能相互融合,支持以插旗、三封、新河为主产区的芥菜产业发展,打造国家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到“十四五”末,全县共建立市级特色产业园40个、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8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创建农业物流联网示范县,加快推进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牧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的融合发展。新建县级冷链配送转运中心和5个乡镇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新建机械冷库和气调冷库,形成县、乡、村三级供销惠农服务体系,引进一批产地预冷加工、保鲜运输、销地冷藏全产业链型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把操军镇建设成三市交汇处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8.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持续开展华容河、环洞庭湖流域化肥农药污染治理,积极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持续开展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实现农药使用减量增效。建立全县农村可再生能源服务网络平台,新建沼肥和水肥一体化综合利用设施,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强农膜、农药包装等废弃物治理。到2025年,全县粮食生产测土配方施肥比例达95%以上,推广面积达90万亩以上,稻草还田技术达100%,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40%,畜禽粪污有效利用率达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0%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理利用率达60%以上。

第二节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动力,实施“强园兴工”战略,深入贯彻“绿色发展”和“智慧发展”理念,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特色发展。

1.做大做强“4+1”产业集群。立足产业基础和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四大产业链,加快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4+1”产业集群,推动产业朝“高新特精”方向发展。

——以技改扩能为引领,做大做优纺织服装产业。鼓励科创、科力嘉等龙头企业建设智能化工厂。加快石伏生态纺织工业园和章华纺织小镇建设,推动纺织产业向织布、印染、成衣制造等方向发展,形成比较完整的纺织产业链。到2025年,全县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达60家,园区纺纱规模达150万锭,织布能力达1亿米,成衣、鞋类产品生产能力达300万件,产业链年产值达200亿元以上,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棉纺织名城”,争创中国纺织产业基地”。

——以芥菜深加工为龙头,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业。推进农产品区域优势向产业集聚优势转化,做强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发展休闲食品、快捷食品、专供食品、风味食品、婴幼儿食品、老年食品等。以芥菜加工为龙头,以芥菜产业园为主体,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建立芥菜产业研究院,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芥菜企业现代化生产水平。到2025年,建立华容芥菜、华容道大米、华容小龙虾、华容啤酒饮料4个特色产业,培育10家年产值超5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产业链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以壮大领军企业为主体,做大做优医药制造产业。立足三封工业园现有医药制造业基础,依托赛隆、海济、福尔康等重点企业,进一步扩大原料药、生物制品的生产规模,加大医药卫材终端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力度。积极开展以商招商,大力引进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打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全省医用辅料生产基地。到2025年,医药制造企业达30家以上,培育标志重点企业8家以上,实现产业链年产值100亿元。

——以智能制造为方向,做大做精通用设备制造产业。以沁峰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为核心,打造全国冲压机器人基地。做精“沁峰”、“山拓”、“碧华”等自主品牌。引进智能机器人产业的上下游企业,依托东颂电子等企业壮大电子信息产业,引导产业链向两端延伸。到2025年,培育通用设备制造企业50家,实现产业链年产值达100亿元,争取本县企业成功上市1家以上。

——以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做大做好绿色能源工业。依托神华国华岳阳电厂、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绿色能源、港口物流、商住消费等产业。完善港口码头、运输道路和环保设施建设,实施煤电一体化,将华容打造成为洞庭湖地区主要能源和电力供应基地。发展煤化工、节能环保、新型建材、热力供应等衍生产业,生产高等级水泥和石膏板等建筑材料、液氨等化工材料,建设“煤电”特色产业链。

2.增强园区发展活力

加快华容工业集中区申报省级高新区,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发展环境,推动园区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转变。

——增强创新研发能力。抢抓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建设的机遇,推动园区5G和物联网基础设施的优化覆盖,加快发展以新模式为支撑的平台经济、分享经济、融合经济。支持赛隆药业、沁峰智能、插旗芥菜等龙头企业加快在芥菜加工、高端棉纺织、生物药剂等特色细分领域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合作。

——加快承接产业转移。重点承接芥菜—芥菜加工—芥菜研发—农业服务—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农旅融合、纺织—印染—服装—商贸、旅游—文化创意—餐饮住宿—控制系统—电机—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健康养生、绿色能源等5大产业链的产业转移,以项目群打造产业群。

——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推动园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型。提升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全面提升园区公共服务软实力。增强园区对人才的承载能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紧缺急需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大力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生态经济产业,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综合利用。完成园区环境升级工作,争取三类工业用地,解决原料药生产和印染项目的环保瓶颈。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增加园区容积量。

专栏1  工业发展重点项目

纺织服装业:重点建设科创高端牛仔智能化纺纱,科力嘉10万锭高端智能化纺纱生产线(第三期)等项目。

食品加工业:重点建设新上休闲食品生产线,新上蔬菜食品自动化生产线,华容芥菜种植、加工、研发一体化建设等项目。

医药制造产业:重点建设新型特效抗流感病毒药物巴洛沙韦原料药及片剂的研发与产业化,呼吸防护全产业链口罩生产基地,右旋兰索拉唑研发与产业化等项目。

通用设备制造业:重点建设冲压机器人研发及生产,地铁零部件生产,移动式破碎机项目,东颂电子生产等项目。

绿色能源产业:重点建设神华国华岳阳电厂一期、二期,华容县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推进华容县小墨山核电厂建设。

园区建设:重点建设华容科技创新创业园,芥菜产业园,沁峰智能制造产业园,纺织产业园,杨家桥标准化厂房,园区综合建设等项目,建设首创集团等工业地产。推进园区环评升级和发展方向区划分等项目。

第三节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建设湘北鄂南区域消费中心、湘北鄂南水陆联运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休闲中心,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民群众需求升级,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品质,做大做强以现代物流、商贸消费为支柱,文化旅游、农业服务、县域金融等服务业多点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1.高质量打造湘北鄂南区域消费中心

——创新发展多元化的商贸消费载体。重点建设农副产品市场、冷链市场,鼓励发展机动车市场、再生资源市场,特色化发展文化用品、花卉家居等消费服务市场,不断健全区域商品交易市场网络体系。完善老城商业功能,提档升级城乡农贸市场,引入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体验型智慧商业。提质步步高新天地、华容城市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设环状元湖现代服务业聚集区、湖乡主题民俗商业街区、华容河 “商旅文体康”融合发展示范区,壮大夜经济,繁荣消费市场。重塑农村赶集、节庆展会的传统交易场景,创新发展“农村流动市场”和“乡镇展会经济”,保障城乡消费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推进建设数据化的电商生态系统。建设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完善设计、营销、研发、管理、结算、数据分析等电商综合保障服务,发展垂直电子商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建设跨境电商中心,发展保税经济。依托农业基地发展农村电商,鼓励搭建直播、网红经济等农业电商平台。建设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服务中心和物流配送管理中心,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发展智慧物流,构建“电商+供应链+智慧仓储”的价值体系。

2.高标准打造湘北鄂南水陆联运物流中心

——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浩吉铁路、杭瑞高速等国家重大水陆货运通道为基础,以华容港区、华容站区为依托,建设铁水联运煤炭储配基地、智慧物流园、中农联华容农产品电商物流园、智慧公路港、粮油物流园、快递分拨中心等项目,重点发展能源物流、冷链物流、城市物流、供应链物流、公水铁多式联运,提升货物周转效率。积极融入岳阳区域物流体系,完善县域境内物流项目和物流通道、节点之间的连接道路建设,形成外联内畅的立体流通网络,高效对接自贸区。

——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打造跨行业和区域的物流信息港,鼓励物流园区运用智慧仓库、无人分拣、自动驾驶等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搭建“5G+物联网”智慧物流信息网络,实现“降本增效”。鼓励龙头物流企业搭建面向中小物流企业的运输信息服务平台,形成集物流仓储信息发布、在线交易、数据交换、跟踪追溯、智能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运输信息服务中心,为华容县融入全国物流运输体系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支撑。

专栏 2  商贸流通载体建设重点项目

中农联农产品电商物流园项目:项目占地105亩,计划总投资约4.2亿元。项目功能区为农副产品普通交易区、名优特农产品展示展销区、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区、仓储冷链物流配送综合服务区等四大板块。

湘北汽车城项目:项目位于章华镇蔡兴村,占地171.68亩,计划总投资2亿元。为集汽车展览、新车销售、二手车交易、汽车修理美容、汽车配件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管理规范的汽车产业城。

正诚综合市场项目:项目位于麻浬泗市场群,章华镇蔡兴村,占地99.9亩。计划总投资32000万元,建设以二手商品交易为主的综合市场。

华冠国际大酒店:位于华容县人民南路与华鲇路交叉处的东南角,占地45亩,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有各式客房476间,各式宴会厅6间,包厢37间,大小会议室10个,休闲活动场所6000平方米,地下停车位627个。

华都国际建材城项目:该项目位于章华镇治湖村,占地147亩。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地下部分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设计商业铺面1113间,住宅配套144套。

泰和五星级酒店及购物广场项目:该项目位于华容县杏花村中路与迎宾北路交汇处的西南角,建筑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包括26层宾馆和购物广场建设。

湘北农机市场项目:项目位于原护城乡蔡兴村,占地面积80.5亩,建筑面积6.3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87亿元。包括门面220间、农机展厅、农机维修、仓储、办公楼等。

3.高品位打造文化旅游休闲中心

建设江南洞庭水乡生态旅游目的地。以“人文华容胜境、全景水乡画卷”为品牌形象,大力挖掘稻文化等农耕文化,加快推动美丽乡村、农业园区、文化基地景区化发展,推动核心景区精品化提升,着力构建“农旅相融、景村一体、宜游宜养、和谐共享”的水乡旅游新格局。

——优化区域空间和精品线路布局。着力构建“一核三带多点”的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全面对接省市精品旅游线路,深化区域市场合作,加强旅游空间联动,推动旅游资源共享,重点规划建设五条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

——大力实施三大旅游精品工程。加快实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工程、特色旅游业态培育工程、旅游消费链条拓展工程,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文化旅游。积极开发培育“旅游+”的新业态和旅游热点产品。完善住宿接待体系,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丰富旅游消费体验,全面拓展旅游产业链。

——加快构建四大旅游支撑体系。着力构建旅游交通、公共服务、标准管理、品牌营销等四大体系,确保区域内旅游交通便捷、旅游标识完备、公共设施完备、公共信息完善、旅游秩序规范、旅游品牌响亮、文明安全出行。

——培育发展四大旅游市场主体。鼓励支持惠华公司等国企投资运营重点旅游项目。加强招商引资,推介旅游精品,引导支持乡友乡贤和本地能人投资旅游项目,兴办旅游企业。引导村集体和村民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旅行社以及自驾车俱乐部、电商、乡村旅游创客等新兴市场主体,培育乡村旅游新产业新业态。

——加快建立三大产业组织模式。重点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模式创新,建立“总协会+专业协会+农户”的管理模式、“政府+乡村旅游协会+旅游市场组织者”的运营模式和以股份制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村共同致富,促进乡村旅游扶贫。

专栏3  文化旅游休闲中心建设重点项目

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七女峰景区、东山水库景区、白果树景区、桃花山管理服务区、农林村管理服务区,包括服务体系、美景绿道、登山步道、植被科普、采摘体验园、华容道、小规模商业街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生态餐厅、雷打岩观景台、原采石场生态修复、生态露营地等项目。

东湖国家湿地公园: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式农村污水处理站、生态截污沟栈道、三格式化粪池、生活垃圾转运站、沟渠生态改造等。湿地修复与建设工程:完成退化湿地恢复和生态系统、恢复湿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建设小微湿地等。湿地保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勘界立标,布设标识标牌,建设水质监测预警系统和高清视频监控。

森林康养基地:胜峰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主要包括森林康养酒店、森林养生苑、森林颐养中心、康养桔园、城郊森林公园、山地运动体验场、森林探险体验区、科普宣教区、入口服务区等项目;塔市森林康养基地建设:主要包括森林疗养中心、长寿谷、森林怡养苑、禅道养生苑、森林小镇、入口服务区等项目。

环桃花山历史文化生态景区:建设刘大厦墓(刘大厦文化园)、广场,白整陵园(香山文化园),包括文化园的历史文化走廊、诗词碑林、道路、公共设施、农业观光园和配套辅助工程等。

华容长江水岸生态休闲走廊:①七女峰环库骑行步道,景区完善建设;②桃花山森林步道、白果树、华容道景区建设;③长江岸线绿道、骑行步道、房车营地建设;④长江故道、江豚观景平台建设。

华容县状元文化园:项目面积1500亩,建设游客服务中心、状元湖、状元街、展览馆等集观光、休闲、体验、购物、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华容墨山旅游度假区:规划用地约260亩,建设进士楼酒店、养生温泉馆、精品民宿、文化馆、洞庭书院、露天和室内泡池、无边际泳池、民间武术馆、太极拳养生馆、健身房、国医馆、射箭馆、印象洞庭实景演出、稻田舞台、生活配套、生态停车场、接待中心、森林栈道、山顶观景平台等。

华容县通用航空及生态旅游:通用航空机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总面积600亩。

禹山生态休闲园二期:建设接待中心、博物馆、农工体验馆、国防教育科普基地、水上乐园、景区公路扩宽升级等。

第四章  协调发展 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紧跟岳阳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步伐,不断完善城市现代化功能,深入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把华容建成岳阳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美江湖名城。

第一节  优化县域城镇格局

处理好城镇、生态、产业空间关系,强调精明开发,优化县域、县城空间布局,加快高铁新城建设,打通城市南环线,打造华容特质特色小镇,促进县域城镇、区域协调发展。

1.优化县域城镇空间布局。总体构建“一主两副两轴”的点轴辐射型城镇发展格局。“一主”是华容县城,作为整个县域城镇体系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实施“东扩西移北控南展”战略。“两副”是注滋口、东山两个中心镇,作为全县城镇体系结构的次中心。“两轴”是城镇发展的主轴与次轴,即:沿G240至G353沿线形成“东山—三封寺—县城—新河—操军”城镇发展的主轴;沿省道S217、S218沿线的梅田湖、鲇鱼须、万庾、县城、禹山、插旗、注滋口、团洲等乡镇形成城镇发展的次轴。

2.拓展县城整体发展方向。根据襄荆岳、武贵、常岳九三条高铁规划布局,结合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县城区整体“东扩、西移、北控、南展”发展。加快河西片区西移南展,大力发展田家湖新区和治湖片区,将河西片区打造为商贸、居住、休闲、行政办公为主的功能区;推动河东片区东扩北控,强化文教、旅游、仓储物流和工业等功能。利用城区优势大力发展石伏工业园,加快三封工业园国道G353(容城大道)两侧工业发展,逐步形成三封工业园向县城区靠拢,促进产城融合。治河渡片区以安全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新型居住功能区建设。到2025年,县城常住人口达23万人,建成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2035年县城常住人口规模达30万人,建成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

3.建设高铁新城。启动火车站片区规划建设,依托浩吉铁路华容站区,争取引入襄荆岳高铁、常岳九高铁,打造集客运、物流、商贸于一体的高铁新城区。重点推进火车站片区水、电、路网等市政建设,加快建设G353石伏工业园至岳常高速华容西出入口的容城大道西段,连通火车站与华容县城区。新建华容县高铁客运枢纽站,建设客运班线、出租车停靠站和信息调度中心等站台设施,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强化现有城区与高铁新城、高铁新城与周边乡镇之间的交通联系,推动新老城区联动发展,促进治河渡镇安全区与城南片区融城一体发展。

4.加快华容特色小镇建设。依托产业园区、旅游景区、文化古镇,发展“园中镇”“镇中镇”等特色小镇,依托各自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强镇升级版。重点打造三封寺芥菜小镇、塔市驿古镇、七女峰运动休闲小镇、墨山休闲度假小镇、章华历史文化小镇、注滋口稻虾小镇、禹山湿地农旅小镇、鲇鱼须稻米小镇、梅田湖蔬菜小镇、万庾中药材小镇、东山绿色能源小镇、桃花山康养小镇等12个特色小镇。

专栏4  特色小镇建设重点项目

三封寺芥菜小镇:依托芥菜加工产业园,打造以芥菜产业化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塔市驿古镇:依托长江生态休闲廊道,挖掘塔市驿古镇文化,打造以古镇风情、民俗体验、田园旅游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七女峰运动休闲小镇:依托七女峰景区、华一水库水利风景区,打造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墨山休闲度假小镇:依托墨山生态旅游资源,挖掘墨山古镇文化,打造以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章华历史文化小镇:依托章华台楚文化、状元文化、儒商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以历史文化体验、文化创意产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注滋口稻虾小镇:依托注滋口稻虾种养优势和商贸繁荣特征,打造稻虾小镇。

禹山湿地农旅小镇:依托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以湿地观光、休闲养生等为主题的湿地农旅小镇;传承大禹治水的无我情怀及何长工同志为民长工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鲇鱼须稻米小镇:依托鲇鱼须优质稻米资源,打造以稻米产业化、田园休闲旅游等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梅田湖蔬菜小镇:依托梅田湖优质芥菜、红白菜苔、辣椒、茄子、丝瓜等,以华顺、永名、恒恩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平台,打造蔬菜特色小镇。

万庾中药材小镇:依托万庾及其周边规模化种植中药材,打造中药材小镇。

东山绿色能源小镇:依托“十四五”期间建设的绿色火电厂及其绿色能源产业链,打造绿色能源小镇。

桃花山康养小镇:依托桃花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风光,打造康养小镇。

第二节  提升城镇功能品质

以城市精致建设为要求,以基础设施现代化为重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努力让华容城乡更宜居、更宜业、更具特色。

1.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县城。以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园林县城创建和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一河两岸”中心城区城镇化改造,加快建设田家湖生态新区,加快完善华容河、田家湖、状元湖、马鞍山森林公园等城市生态绿心和绿带,将华容县城建成洞庭湖区较有影响力的滨水宜居之城、文化旅游名城、产城融合新城。到“十四五”期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5%以上,排水设施全部完成雨污分流,污水处理率达100%。

2.不断完善市政功能配套。加快建设一批市政重点工程,重点推进田家湖大道北路和西路、新城大道、马鞍山西路延伸、桂花路、葵花路、金护路、湖北路、湖南路等重点工程,启动实施田家湖湿地公园、火车站片区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建设,拉通县城南环线。完成华容大道、港东路、范蠡路、大厦路、桂花岭路、老烟草局片区等排水管网建设和街道升级改造。完成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华容县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13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支管网建设。继续实施小街小巷硬化、下水道疏洗等配套工程建设。

3.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城镇道路畅通工程,改造县城主要拥堵节点,打通一批断头路。实施居住环境提升工程,推进棚户区、城中村、农民安置区、危旧住宅、老旧小区、老旧厂房等综合整治。实施“四水共治”工程,加快推进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弱电管网、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对城区供水管道进行更新升级。实施城镇环境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全面推进绿道网和慢行系统建设,完善城市夜间照明体系,实施重要节点亮化工程,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着力提升城市风貌品质。依托华容河沿河风光带,建设一批特色文化载体,打造集湘楚文化、红色文化、水乡风情、民俗体验、文化创意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强化交通、市容秩序管理,突出补损、治乱、提质,加强路面、井盖、垃圾桶、公厕、下水道、公益广告牌的维修维护,深化社区小区、农贸市场、商业大街等整治提质。实施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庭院小区和环城水系等绿化增量工程,新建华容长江生态休闲走廊、城市公园绿地和广场等。到2025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以上,建设20万平方米以上的郊野公园1处。

专栏5  生态宜居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田家湖生态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依托田家湖水面与池塘,建设旅游休闲景区、康养城、水上公园、文化体育中心等项目。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重点建设华容县环城社区物价巷小区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田家湖社区金谷花园小区一期、水产局宿舍楼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包含田家湖污水主干管建设、一公剅排水渠道改造、李家湖渠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桥东敬老院片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桥东黑水沟南段排水渠道改造工程等5个子项目。

护城港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主要包括沿河截污工程、初雨调蓄池工程及水景观提升工程。

田家湖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充分利用田家湖水面与池塘现状,进行疏浚开挖,形成开阔大水面,并与周边沟渠水系相联通,构建活水体系。

新建华容县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项目包括县会展中心、文娱活动中心、美术馆、民俗实物展览馆、青少年宫等。

新建县博物馆:修建一座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博物馆。

改造升级县图书馆:增添给排水、供配电等基础设施,并对馆舍进行维修改造、花园整修,升级改造少儿阅览室,新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第三节  加强城市综合治理

坚持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强化精细化、人性化、智慧化城镇管理,推动综合执法、“两违”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1.提升城市智慧管理水平。抢抓国家新基建机遇,充分发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作用,着力打造城市智能管理平台,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数据资源统筹化、惠民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数字经济特色化。加快建设智慧华容运营管理中心,推进智慧旅游、北斗智慧园区等建设,建设数字文化馆、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档案馆、数字融媒体。

2.创新城市管理机制。推进城市精细管理,强化禁违拆违治违,确保存量违建负增长、新增违建零增长。推动城市绿色化、保洁运营市场化,深入开展农贸市场、五小门店、餐厨垃圾、建筑渣土、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等专项整治。完善公共基础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加强环卫、市政、执法等智慧成果应用。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社区群团组织,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加强网格化管理,健全乡镇网格化监管治理机制,选优配强安全网格员。

3.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强化应急管理体系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危险物品“一体化”等安全监管信息平台。持续深化“餐桌污染”治理,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健全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完善专项治理机制,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推广“互联网+群防群治”等创新手段,建立平安建设实绩与群众获得感挂钩制度。

专栏6  城市治理提升工程

智慧华容建设: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建设应急管理平台(含智慧防汛),打破城市管理信息孤岛,统筹打造集雪亮工程、天网/地网工程、道安监管云工程、智慧巡河及东湖水系水环境监控、智慧城管、智慧消防、智慧养老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华容综合性信息平台、智慧灯联网等重点工程建设。

城市应急管理工程:新建县应急指挥中心,包括应急信息化体系建设、应急救援装备采购、应急储备仓库、三级应急避难场所等建设工程、“六有”乡镇标准化建设工程、乡镇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程、重大隐患治理工程、安全生产培训工程,以及省、市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安全生产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安全社区创建等工程。

第四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促进城乡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协同发展,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鼓励县域就地城镇化,积极推进农民工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加快推进城镇就业、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基本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全体常住人口延伸。优先对重点镇、特色小镇等发展基础较好的乡镇进行升级提质,强化资金用地保障,吸引农民到镇区生活就业。

2.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加快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推进“多规合一”,科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线。实现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功能衔接、空间融合。完善乡村规划体系,坚持留白、留绿、留旧、留文、留魂,推进村庄分类与村庄规划。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优化乡村人居环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合理确定城乡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和结构,调整用地结构,拓展生态空间。

3.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统筹配置城乡师资,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提升农村普惠性幼儿园数量和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比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探索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务人员定期交流轮岗的工作机制,鼓励二、三级医院名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设立诊室。加快健全以居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建设,完善城乡客运体系。

4.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加快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村、精品小镇、精品民宿等。重点建设长江水岸生态休闲、东洞庭湖“堤路湖游”、洞庭湖山地森林康养旅游、七女峰生态休闲康养、洞庭湖墨山生态旅游、东湖湿地生态康养等六大康养旅游基地。做大粮食、芥菜、小龙虾、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规模,构建“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创新农村电商模式,依托农超、农社等引领小农户对接市场。

专栏7  城乡融合发展重点项目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包括新建县自来水厂二期工程、取水泵站二期设备、乡镇供水管网,构建与污水综合治理形成水资源利用的闭路循环。

农村交通物流提升工程: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推进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快县物流中心、乡镇运输服务站和村级物流点三级物流体系建设。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工程:建设或完善200个乡村文化馆、村史馆、美术馆、农家书屋、数字影院等文化微馆,完善乡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第五章  乡村振兴 开启农村现代化建设新路径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以良好生态塑形,以乡风文明铸魂,以强农富农健骨,着力描绘“江湖融汇、文化交融”特色的“华容山居图”,为全面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好局。

第一节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1.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站点建设,推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建立“户、组、村、乡、县五级”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系统,完善生活垃圾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机制。到2025年,集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户用污水处理池、联户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乡镇污水处理站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所有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设施运行正常化。实施农村清洁河道行动,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加强洞庭湖区环湖沿河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河长制、湖长制重点任务。探索建立垃圾污水处理收费机制,形成多元投入模式。到2025年,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左右。

3.提质升级农村“厕所革命”。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大力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建立粪污收集利用体系,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或接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完善农村厕所管护长效机制。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鼓励种植大户回收粪渣和粪液作有机肥使用。到2025年,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

4.着力提升村容村貌。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并引导纳入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建房。实施“农村美化绿化气化工程”,引导各地选用本地乡土树种,在村庄周边、庭院宅旁、村内道路河渠两侧栽植树木。到2025年,村庄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90%以上村庄达到绿色村庄标准。

5.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产业新业态。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到2025年力争建设“五美”(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美丽乡村示范村达50个以上,美丽乡村覆盖率达80%以上。

6.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建设6个县级产业特色型公共实训基地。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实施好农村实用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计划”。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优化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推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以创建省级“善容”湖湘特色文化实践试验区为抓手,实施善德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搭建善容文化四大平台,打造善德包容文化品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专栏8  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工程

乡村绿化美化建设工程:全县行政村(社区)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开展公园绿地建设和庭院绿化,发展乡村绿色产业,建设国家森林乡村10个。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持续推进“空心房”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大力推行“微河长制”,发动群众深入开展“清四乱”工作;开展垃圾分类和洗涤用品除磷治理,完善农村垃圾户、组、村、镇、县五级处理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空心房”整治和推动农村集中建房,创建20个以上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善德文化品牌打造工程:以创建省级“善容”湖湘特色文化实践试验区为抓手,搭建善容文化宣传平台、善行义举榜样平台、仁爱福善活动平台、善容文化展示平台四大平台。

第二节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1.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农民以土地、林权、劳动、产品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依法通过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租赁等形式,积极参与产业融合发展,对农民以土地入股部分采取特殊保护,探索实行农民负盈不负亏的分配机制。积极推广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完善涉农股份合作制企业利润分配机制,合理保障农民利益。

2.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完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村自治组织的职能分离,探索实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账务分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加大乡镇统筹力度,整合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促进集体经济联合、均衡发展;建立健全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完善集体经济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

3.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建立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用地认定机制,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

第三节  实现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保持后续工作的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好联系单位带头扶贫转变为带头振兴的责任机制,切实整合扶贫、民政、农业等对口资源,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把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列为防贫对象,实施动态监管,分类采取帮扶措施,防止致贫返贫。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搬迁安置的后续产业,切实保障搬迁群众利益。

2.推进政策的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发展规划、项目安排、资金投入、政策举措的有效衔接。继续保持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加强对非贫困村、相对贫困人口的政策支持,缩减因脱贫攻坚带来的政策差异性。

3.落实“五个一”帮扶措施。围绕“产业兴”,让每一个村都有增收致富产业。围绕“庭院美”,让每一户农家都有美丽宜居庭院。围绕“农民能”,让每一个农民都成新型职业农民。围绕“组织强”,把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围绕“心贴心”,把每一支驻村工作队都打造成深受群众欢迎的不走工作队。

第六章  强基固本 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新进程

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

以县城为中心,构建县境半小时、四个市府一小时、二个省会二小时交通圈。推进“一环两路三高四桥”大交通,优化“三站一园”客货枢纽,完善“一江两河”集疏运系统,加快“农村三路”交通产业融合。抢抓全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机遇,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形成内外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强化华容在湘北鄂南的交通中心县地位。

1.打通“一环”。打通华容公路网南环线,启动G234田家湖西路至杨家桥公路的建设,将G234与规划建设的S217潘华大桥相连,构建南城区田家湖“口”字型路网,实现县城与周边乡镇的高速联动。

2.升级“两路”。升级S218花子坟至注滋口公路,打通连接禹山、插旗、注滋口等乡镇的经济通道。升级S217华容西互通至鲇鱼须公路,缩短华容西部乡镇与县城的交通距离。

3.推进“三高”。主动对接行业主管部门,争取襄荆岳高铁、武贵高铁、常岳九高铁引入方案。

4.建设“四桥”。规划协调好监利至华容公铁两用大桥项目。谋划并启动S217潘华大桥,促进治河渡镇融城,解决防汛船只无法通航问题。推进梅田湖大桥建设,2022年完成项目交付并通车试运行。规划建设G234新河至北景港公路控制性桥梁一座,做好项目征拆工作及北边接线工程。

5.完善农村路网。提升公路等级,完善路网结构,着力推进资源产业路、旅游通景路、乡镇通三级路等公路建设,构建“安全、便捷、畅通”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

6.优化交通场站布局。做好规划火车站与客运站、物流园区的有机衔接。建设完成二级客运站1处,三级客运站5处,结合公交线路首末两端及公交总站要求,规划建设8处公交场站、物流中心和货运站3个。

7.提升江河通航能力。加快长江华容段、华容河、藕池河航运建设,提升江河通航能力。规划建设塔市驿作业区港口岸线、洪山头作业区港口岸线、华容河、藕池河港口岸线。

专栏9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铁路专用线:规划建设武贵高铁,襄荆岳高铁,常岳九高铁。推进塔市驿港口作业区专用线、蒙华铁路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铁路专用线建设,形成港区核心疏港铁路网络。

高速公路:新建监利至华容高速公路。

过江(河)通道:(1)新建监利至华容跨长江公铁两用大桥。(2)续建S217梅田湖大桥。(3)新建S217潘华大桥。(4)新建G234南华二桥。

国省干线公路:(1)国道干线。 ①G353:松木桥至分路口公路、石伏工业园至新河公路。②G234:杨家桥至田家湖公路、新河至北景港公路。(2)省道。①长江经济带沿江公路华容段、治河渡至田家湖公路、华容西互通至鲇鱼须大桥公路。②S218:花子坟至注滋口公路。

其他经济干线: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环湖公路(华容段),珠头山至跑马岭公路,华容县鲁家至清水公路。

旅游公路:(1)旅游集散公路:洪山头至华一水库旅游集散公路、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集散公路。(2)通景公路:禹山茶文化基地通景公路、东湖湿地公园通景公路、东山镇白果树景点通景公路、东山镇华容道景点通景公路、东山镇七星墩古遗址通景公路、何长工故居通景公路、东山镇雷打岩景点通景公路、东山镇东山水库景点通景公路、何长工历史文化园通景公路、墨山古镇旅游扶贫项目公路。

农村公路:推进进入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及农村公路窄路加宽、危桥、安保等项目建设。

道路运输站场:重点推进华容县交通综合枢纽站、华容县智慧物流园、注南运输服务站、中心汽车站提质改造以及城市公共交通首末站、枢纽站等建设项目。

港口:(1)主要作业区:塔市驿作业区、洪山头作业区。(2)重要作业区:藕池河作业区、华容河作业区。

第二节  建设现代水利体系

以“一江三水”为主脉,内湖水库为节点、生态敏感区为重点,构建水旱灾害基本可控的防洪体系、优质水源全面覆盖的饮水体系、总量控制多源互补的用水体系、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河湖生态体系,形成“四纵三横”的华容水网,为建设“生态秀美安全新华容”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1.构建防洪安全体系。加快防洪排涝治理工程建设,按时完成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加固任务,构建“江湖五垸一片”的防洪格局。完成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一期(华容护城垸)、二期(华容永固垸)工程,完成华容护城垸南间堤加固工程。开展三大垸蓄洪安全建设二期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河(洪)道治理,推动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华容县排涝薄弱环节建设工程。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强化防汛抢险应急队伍建设。

2.构建饮水安全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围绕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饮水工程提质改造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形成以城市规模化集中供水厂为核心,以东西两向引长江优质水入华容为重要水源,以现状及新增优质水源供水覆盖区为基础的“一心两源两片”的饮水格局。实施长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程,推动藕池河东支远期供水工程,加快推进金鱼垱、华一、东山等水库备用应急水源建设。加强城乡供水管理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3.构建用水安全体系。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引导产业与水协同发展,构建以长江、华容河、鲇鱼须河、梅田湖四水和引江济华、引华补鲇、鲇梅相连为主体的“四纵三横”用水格局。完成洞庭湖北部地区分水片补水二期工程、三峡后续规划修编,新建鲇鱼须河平原水库。加快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花兰窖、石山矶、沙河、北汊水库、幸福、团洲等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新建护城灌区和大通湖灌区。

4.构建河湖生态安全体系。以长江生态保护为主线,建设林地、湿地、水质优良的最美生态岸线,实施东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洞庭湖湖泊湿地和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等重点区域水土保护工程,重塑华容河、藕池河东支和华洪运河等河流、内湖和湿地的连通性,实施民生垸江河湖库连通工程、五湖一库水系连通工程,构建清水生态廊道,形成“一线三区三水”的点线面生态格局。

专栏10  现代水利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防洪安全保障工程:加固护城院堤防、永固垸堤防、护城院南间堤,开展长江干流湖南段河势控制和河道治理工程(华容段)及长江干流堤防提升工程(华容段)。实施洞庭湖区重要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加强华容河中小河流治理。实施东山水库、北汊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展涝区治理、泵站建设等工程。

饮水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开展长江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和华容县地下水保护工程。

用水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洞庭湖北部地区分片补水二期工程(华容部分);实施三峡后续规划修编;新建鲇鱼须河平原水库等。实施花兰窖、石山矶、沙河、北汊水库、幸福、团洲等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建护城垸灌区、大通湖灌区(华容部分)。完成以操军东湾湖为核心的渍堤加固硬化、湖底清淤、引水渠疏浚、涵闸重建维修等工程。

河湖生态安全保障工程:实施东湖-罗帐湖-牛氏湖-上西湖-下西湖-北汊水库-藕池河五湖一库水系连通工程。实施繁莲湖—沉塌湖—大荆湖—长江民生垸江河湖库连通工程。实施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华一水库、东山水库水土保持项目。实施生态流量、水质监测工程。

水治理能力保障工程:开展华容县水利信息化新型基础设施、水利信息化水利业务系统、水利信息化水利网络安全、河(湖)长制管理系统建设。

第三节 强化用能保障体系

构筑清洁、稳定、高效、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为打造环洞庭湖能源物流中心县提供支撑。

1.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神华国华岳阳电厂项目,稳步推进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项目,有效推进华容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继续推进小墨山核电厂相关工作,加强分布式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农村户用光伏系统和农村清洁能源应用。

2.加快电网改造升级。依托神华国华岳阳电厂,同步开展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完善110KV及以下配网。加大农网升级改造步伐,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加快全县智能电网建设。

3.加强燃气供应保障。加大县城天然气管网铺设与市政道路的同步建设力度,建设燃气供应干网,配套完善支线管网和储气设施。实施东山、三封寺、新河、操军等重点镇和沿G240-G353乡村供气工程,进一步扩大燃气使用量,逐步降低燃气价格。2021年5月前完成1个乡镇墟场通气点火;2021年-2025年完成乡镇主管网、储备站及点供站建设,实现全县13个乡镇墟场通气点火;2026年-2030年完成全县乡镇各村场天然气管网建设,实现村村通气点火。

专栏11  能源系统优化重点工程

综合能源基地建设工程:建设神华国华岳阳电厂;稳步推进华容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建设;新建4个3000吨级煤炭出口泊位;新建煤炭物流园。

农村电网优化工程:合理新建(改造)10KV线路、低压线路,推进整村电网改造升级,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全覆盖。

燃气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天然气门站1家,储配站2家,调压站2家,点供站5家,天然气管道主管铺设385公里,支管和庭院管网432公里。

第四节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全面提升华容的城市信息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大力打造智慧华容,积极创建和打造全国示范新型智慧城市。

1.深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建设,重点落实公共场所的无线局域网热点覆盖、5G无线基站建设、光网提速改造以县城区及乡镇通信线路地下迁改工程。加快城市宽带提速,积极推进光纤进村和宽带惠农工作,有序推进“三网融合”。推进全县“4+1”产业集群及现代农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2.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开展电子政务外网二期、政务云数据中心、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建设。建设智慧党建、智慧巡河及东湖水系水环境监控、智慧园区等系统。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建设包含主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

3.推动便民服务普惠化。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华容一卡通”,集成劳动社保、社区服务、居家养老、医疗保健、家政、缴费与帐单管理等信息便民惠民服务。在县城开展社区经济试点,培育线上线下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村务、党务、政务、社会事务、商务”“五务合一”,村镇“就近办”的政务服务格局。

专栏12  智慧华容重点工程

智慧基础设施建设:(1)打造大数据云计算中心。(2)开展雪亮工程。(3)开展天网/地网工程。(4)开展道安监管云工程和气象监测站建设。

智慧平台与应用建设:构建集约化的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纪检监察平台、智慧党建、智慧政务、智慧巡河及东湖水系水环境监控、应急管理平台(含智慧防汛)、智慧城管、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智慧灯联网、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社区。

第七章  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宜居富美新华容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第一节  加强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

严控生态红线,推进湿地、河流岸线、森林等重要生态系统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形成区域生态安全新格局。

1.加强生态红线管控力度。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推进长江岸线、东湖湿地等自然保护地确界调优,做好全县重要河湖水体确权划界,明确各类红线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实行分级分类管控。

2.加强湖库与湿地生态建设。将东湖湿地公园、麋鹿和江豚自然保护区等湖泊湿地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重要水产种质资源监测和科学研究,强化重点水生物种和重要渔业生物保护。强化华容河、东湖全域治理,稳步推进调弦闸生态补水及清淤工程,加强沿河排渍口整治;加强东湖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长江取水口、东山、金鱼垱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生态保护与修复。

3.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行林长制。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实施生态廊道建设工程,着力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和城乡绿色生态网络。加强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绿化提质。在塔市和胜峰国有林场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建设森林康养基地。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和林木种苗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专栏13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华容县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加强东湖湿地公园、集成麋鹿和江豚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和能力建设等,改善湿地生态状况。

华容县生态廊道建设工程:对县内河流水系、交通主干道周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对生态保护具有重要影响的可建区域开展增绿扩量、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受损弃置地生态修复、城镇村庄绿化美化。

集成麋鹿和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新建办公楼及管理站、环堤巡护公路、环堤麋鹿管护围栏建设、观鸟台、麋鹿科普宣教中心等;开展科研、监测、保护和宣传。

桃花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工程:把森林公园建成完整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建成完善的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树立名牌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形象。

第二节  守护好“一江碧水”

围绕长江华容段岸线,紧抓生态长江建设机遇,主动对接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坚定不移地“守护好一江碧水”。

1.建设高效拦污截污岸线。严格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实行沿江重点工业项目先进性评估制度。加强长江华容岸线工业污染治理,推进洪山头工业园区废水处理提质改造工程。加强入江排污口综合整治,将部分社区生活污水和码头排污口接入市政污水管道,推进沿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实现清水入江。加强水上交通污染治理,对华容港区实施动态全程监控,防止污染物流入河道。

2.建设绿色生态岸线。以自然修复为主,依次建设洲滩湿地自然恢复区、大堤绿化升级区、堤内环境整治区,实施长江岸线复绿、长江防护林工程,对长江岸线开展矿山修复、生态复绿。围绕现有港区提质改造,采用新型生态护岸,最大限度保障沿江自然特色风光。

3.加大沿线物种生境保护力度。强化长江重点水生物种和重要渔业生物保护,加强麋鹿自然保护区和集成故道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建立珍稀濒危动物保护示范区,完善候鸟监测与防护体系。加强珍稀濒危动物及特有鱼类资源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等重要生境的保护。加大长江干支流河漫滩、洲滩、湖泊、岸线、河口滩涂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第三节  深入开展污染防治

打好大气、水、土壤固废等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改善环境质量。

1.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对全县工业烟尘、粉尘、城市扬尘和有毒有害空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控制。推进工业园区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建设,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严禁露天焚烧秸秆,实行秸秆资源化利用。启动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开展重污染天气成因分析和污染物来源解析。提高公共车辆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到2025年基本实现公交新能源化。

2.强化水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河(湖)长制,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河(湖)长常态化巡河湖机制,加强洞庭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重要江河湖库水质保护,重点实施华容县东湖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工程、华容河流域和东湖水系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的全覆盖。大力推进城区及乡镇污水处理厂管网配套工程、全面开展华容县大湖富营养化治理、黑臭水治理等项目。加强华容河、藕池河、东湖水系等重要河湖控制断面、重要湖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落实企事业单位环保主体责任。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和工业排污口提标改造。开展农村河塘整治。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水平,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3.推进土壤和固废污染防治。加强全县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开展重点行业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原址场地的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对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责任方实施终身责任追究。推进农村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防治农村土窖腌制过程中食盐对土壤的污染,减少农用薄膜对土壤的污染。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开展桃花山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的植被恢复工作,到2025年,全县已关停矿山全部完成生态修复及植被复绿工作。提高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完善收集储运系统,到2022年全面推广密闭化收运,实现干、湿分类收集转运。加快建设城区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和废旧纺织品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系统。

4.落实资源市场交易制度。进一步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全面落实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指标必须通过交易方式取得,且不得增加华容县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落实省、市关于开征环境保护税的相关规定。

专栏14  污染防治重点工程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以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治理为抓手,确保空气质量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华容县东湖水系水质污染治理工程:开展东湖水系3万亩水域水体治理。

华容县大湖严重富营养化治理工程:完成大荆湖、塌西湖等大湖综合治理。

华容县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开展护城港沿河截污排污工程,对现有护城港河道清淤疏浚。开展城区污水管网完善工程、渠道截污建设工程。

土壤污染防治工程:以受污染耕地及拟开发建设居住、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的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

第四节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促进经济绿色转型。

1.全面推进节能降耗行动计划。建立健全能源消耗强度与能源消费总量“双控”制度,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依托神华国华岳阳电厂“热电冷水灰(渣)”多联供能力,推动与三封工业园和洪山头工业园的协同发展。以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商贸企业、宾馆饭店及学校等用能大户为重点,开展节能活动。推广智能控制、高效空调、高效照明等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绿色建筑,开展绿色生活创建活动。

2.合理利用水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落实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业和农业。加快工业园区企业节水改造,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推进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完善洪水调试方案,强化抗旱管理、行蓄洪区管理。

3.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严格划定和永久保护基本农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加强农村闲置土地、荒芜土地利用,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依法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

第五节  加强环境综合管理

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共建跨区域环境保护机制,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不断提升环境综合管理水平。

1.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健全大气、土壤、水环境监测体系。开展县城、工业园区空气环境质量监测、县城和农田土壤监测。配合开展长江干支流水功能水质监测,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等水质监测。加快监测信息化建设。

2.共建跨区域环境保护机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长江经济带、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与建设。建设桃花山生态屏障跨区域协作机制。积极推进与周边县市区开展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加强华容河、藕池河等跨界河流的协同综合治理。与石首等县(市)探索建立跨流域环境保护执法协调联席会制度,深入开展区域环境保护联合执法。

3.严格生态环保监督执法。整合城市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等重点领域的执法力量,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生态文明行政执法体制。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特别是环境犯罪行为,严打暗管偷排行为,对重大河湖违法行为“零容忍”。强化网格化环境监管,形成“县级、镇乡、村(社区)”三级环境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环境监管全覆盖。

4.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编制华容县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企业名录。制定华容县大环保执法事项目录,形成全覆盖的环保执法体系。健全全县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完善和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生态文明进社区(村庄)、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第八章  激发活力 增强通江达海发展新动能

抢抓国家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设立中国(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和湖南打造“三高四新”的战略新机遇,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

第一节  强化创新驱动

1.优化创新生态。完善创业创新人才培训、知识产权等公共服务,构建支持企业创新成长全过程的“双创”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业,定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研发经费归集、研发经费税前加计扣除等业务培训,助力科技型企业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健全科技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全面及时准确反映科技进步动态,形成促进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2.推动创业创新。重点在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领域,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强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的引进,直接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以回乡创业、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大学生创业等方式创办科技型小微企业。支持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培训等,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活动交流机制。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纳入“上市”“挂牌”“引导基金项目库”等后备企业名单。到2025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30%。

3.搭建创新平台。做实做优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与湖南农业大学在芥菜产业园建设、食品加工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加强湖南省棉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恒兴建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建设,引导海济药业、赛隆药业、科创纺织、插旗菜业等企业创建省市级研发中心。支持洞庭旺旺等省级众创空间打造成国家级创新平台,在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领域,争取创建国家级或省级专业化众创空间。到2025年,全县省级以上科技创业载体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达10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5家。

4.培育创新人才。围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发展方向,以“英才支持计划”为统领,依托国家、省市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科技平台,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以“人才+项目”的方式,培养一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和创新意识强的本土实用型技术人才。在全社会厚植创新意识、弘扬创新文化。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新风尚。

5.发展科技事业。加强以“湿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创新集成应用,开展洞庭湖江豚、水生生物资源及其水生态环境监测研究,推进长江重要物种遗传基因库和档案库建设,制定相关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建设工程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建立并完善湿地保护项目建设成果监测和评估体系,形成科技支撑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通过打造东洞庭湖景区省级湿地科普示范基地、农业科普基地、科普活动节以及实施“互联网+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形成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新格局。

第二节  形成改革合力

1.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释放市场活力。深化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改革,实现县、乡政务(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代办点全覆盖。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拓宽政务服务渠道,加大“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力度,全面推行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推行“5G+智慧”政务服务大厅建设,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数字政府,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2.完善经济治理体系。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财政预算制度,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优先民生保障、生态保护,健全保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健全政府、银行、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加速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推进融资体系与创新创业体系的有机衔接。依法维护金融秩序,规范金融管理,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健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在符合规划、用途管制和依法取得前提下,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探索兼并收购和资本运营新方法,推进园区土地二次开发。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与股权量化,以占有收益,有偿退出,盘活集体资产。

4.深化社会事业改革。不断深化教育、医疗、民政、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推动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疾控机构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卫生应急实验室检测能力。创新乡镇治理和服务,加快养老事业改革,加快殡葬制度改革,推进教育、医疗、就业、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实现。深化公益类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县级国有企业改革。

第三节  激发开放活力

1.积极融入国家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重大战略,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盯紧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主动跟进国家重大工程、战略平台、协同试点和转移项目,力争武贵高铁、荆岳昌高铁二大高铁经由华容并设高铁站。主动参与湘鄂、湘赣合作,加强规划对接、产业对接,推进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经济协同发展、社会协同治理、生态协同保护。

2.加强区域开放合作。立足湖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及中国(湖南)自贸区建设,全力做好中国(湖南)自贸区岳阳片区改革创新事项的承接及改革经验的复制,加强华容港与城陵矶港的联动合作,在发挥铁路煤炭通道的重要转运港作用的基础上,探索一批制度创新经验。加强与君山区、南县、安乡县、湖北石首市在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洞庭湖生态治理、道路建设、公共服务、招商引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与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城陵矶综保区等园区的合作,深度参与中国(岳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找准产业细分领域,建设华容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园区。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和引进“产业引导基金+科技孵化”、“龙头企业+工业地产”及“政府、运营商、企业共建共享园区开发运营”等招商模式。围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制造、通用设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实施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式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带动型、上下游配套型项目。鼓励采用“PBOS”的模式推进园区开发建设、产业招商和服务升级。“十四五”期间,力争新签招商项目100个以上,项目履约率达90%;其中引进一、三产业5亿元项目5个以上,二产业5亿元项目5个以上,引进亿元产业项目40个以上。

4.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湖南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规定》为契机,按照《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要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先行先试,出台具体落实办法。认真实施《中国(岳阳)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加快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支持跨境电商业态创新和监管创新,鼓励企业开展直购进口、保税备货进口、一般出口和特殊区域出口等跨境电商交易模式。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第九章  民生为本 展现生活美好名县新面貌

坚持以人为本,聚焦全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县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一节  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充分就业”。“十四五”期间,努力实现全县城镇新增就业每年2.6万人左右,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低于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1.“稳”字当先,着力稳就业促就业。着力实施援企稳岗系列政策,重点关注园区企业、乡镇企业、商贸流通企业、传统服务企业的援企稳岗问题,继续把高校职校毕业生就业、稳农民工就业、稳商户摆在华容就业工作首位,健全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就业的长效援助机制。

2.“训”字当责,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机械制造、文旅、能源电力等重点产业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活动。着力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有效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四五”期末,完成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才1000人,完成技能劳动者培训1.5万人。

3.“创”字当头,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快发展众创空间,鼓励引导园区与“4+1”重点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平台。加大创业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鼓励市民下乡创业、鼓励农民就地创业。

第二节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普及发展、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实现全县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思政课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推进“三立”教育,加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和研学基地建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稳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全力办好各类教育。普惠发展学前教育。新建3所城区幼儿园和1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每个乡镇建设一所以上幼儿园,切实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到“十四五”末,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6%,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5%以上,公办园占比达55%。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建设和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彻底杜绝“大班额”问题。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大力推进“城带乡,全覆盖”的“校联体”建设。到“十四五”末,城区新建2所中小学,改扩建4所中小学,确保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98%以上。普及发展高中教育。充分发挥华容一中的辐射引领作用,整体提升全县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以湖南师大附中为依托,办好师大附属田家湖学校。到“十四五”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入学率达97%以上。内涵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到2025年,职业中专年招生规模达1500人以上。加快推进职业中专“3+2”大专班试点,全力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湖南省卓越中等职业学校。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探索推进县管校聘,建立有序流动的用人机制,推动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稳步推行校长职级制,逐步取消中小学校行政级别。稳步推进职称评聘制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大农村教师本地化培养力度,逐年加大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力度。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建立健全教师待遇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教师收入水平。

4.切实加大教育投入。财政资金投入优先保障教育,确保一般公共教育预算支出逐年只增不减。落实校园安全专项投入,完善安全配套设施设备,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师生学习和工作环境,给各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教室、教师办公室和周转房、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安装空调。

5.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党政定期议教制度和党政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制度。落实乡镇党委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年度绩效考核机制,健全教育督导体制机制,对履行教育职责不力的单位依法依规追责问责。

第三节  全面推进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应急体系,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建设更加普惠、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居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在本县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障。

1.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全县居民健康水平。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和职业病防控,推进计划免疫接种,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加快推进公共卫生重大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体系,确保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成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二期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改善县域诊疗服务环境。建立科学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激励制度,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招聘引进力度,为基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合格全科医生。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升中医临床诊治能力。

3.加快建设城镇紧密型医联体,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乡镇卫生服务信息化水平,建立城乡对口帮扶支援机制,利用医疗卫生信息化平台,不断充实远程会诊服务内涵,建设城镇紧密型医联体,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4.提高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以病种付费为主的待遇支付机制、基金监管机制、待遇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基金筹资相关政策, 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筹资机制,加强基金预算管理和风险预警。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落实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办法, 加强医保基金监管队伍建设,提升基金监管能力。

5.进一步提高县域出生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持续提高居民人均寿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和康养产业,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服务水平。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总体方针,构建更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十四五”时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贫困人员参保率达100%,基本实现法律和政策规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全县常住人口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以上,全面打造“安心华容”。

1.健全社会保险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质量,积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入实施全面参保计划,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健全城乡社会保险转移接续政策。大力提升社保待遇,及时调整提高基本养老金待遇,认真落实工伤、失业保险政策。加快社保信息化建设,提升社保服务信息化水平。

2.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协调机制,强化各项救助制度衔接,整合政策资源,实现部门信息互联互通。科学设定救助标准,提升社会救助整体水平。加强社会救助设施平台建设,推进社会救助经办服务体系建设。

3.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加强福利设施建设,新建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加强养老机构建设,推进社会福利院提质改造,新建章华镇、三封寺镇、禹山镇3家中心敬老院,新建田家湖、华一水库和东山镇3家颐养机构。建立网监平台和康联体、养联体、安联体。积极推进《华容县妇女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华容县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贯彻落实。依法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努力改善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建设一个综合性、多功能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等特定社会群体保护,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做好就业安置、优待褒扬、权益维护和服务管理工作。

4.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加快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现代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加强廉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设,抓好老旧小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鼓励和支持发展养老地产、休闲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

第五节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以满足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华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1.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城乡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档案馆等建设,加大村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实现村(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实施文化精品战略,重点打造具有华容特色、华容优势、华容品牌的文化旅游景区与文化产品。重点发展广播电影电视、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动实现文化市场监管法治化、信息化、规范化。

2.加快发展体育事业。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完善城乡公共体育配套设施,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有计划推进东山水库、华一水库、东湖湿地公园徒步走道建设。鼓励和引导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开展“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大力推动校园球类运动与场馆建设,到2025年底,建设各类特色学校30所。

第十章  勇于作为 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新水平

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促进政府治理、基层自治、社会共治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新水平。

第一节  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1.建设高效服务政府。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严管工作过程,坚持工作项目化、清单化,照单行事。突出抓住重点、打造亮点、聚焦关键点、防范风险点,实行工作进程闭环管理。完善落实公务员奖金、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可操作的绩效考评体系。坚持“一线工作法”,坚持“四四表单”交办督办制。

2.优化社会治理组织体系。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全面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专业规范运作,构建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新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健全以村(社区)为基本单元,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群众参与为核心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框架。

3.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进社区居委会、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建设,推行“微改造”、网格化管理、物业管理、党建工作、文明创建“五进小区”的城区社区治理模式。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功能,推行“互助五兴”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修订或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切实提高自治质量和效率。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全面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发挥村(社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弘扬公序良俗。

第二节  全面推进依法治理

1.建设法治政府。持续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创建,提高依法执政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打造“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升级版,推动跨部门联合监管,推进“互联网+监管”,完善信用监管机制,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完善违法严惩制度。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继续在全县推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

2.加强公正司法。加快智慧法院、智慧检察、智慧公安、智慧法律服务建设,深化审判、检务、警务、狱务公开,推进阳光司法。抓好政法机关服务窗口和派出所、司法所等政法基层单位基层建设,推进“一站式”服务。加强产权司法保护。坚决防范、依法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活动。深化人民调解“一体化”改革,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调处机制,深化诉非衔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

3.加强基层民主法治。按照法治建设“七个一”要求,加强乡镇法治阵地建设。即有一个固定法治宣传栏,有一个法律图书室(角),有一所村(居)民法治学校,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有一个公共法律服务室,有一个人民调解室,有以法治为主题的公园或广场、长廊、景区、院坝等法治文化阵地,免费开放。

4.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坚持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特别是外来流动人员为重点对象,加大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开展智慧普法,大力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加快普法网络集群建设。

第三节  全力保障安全稳定

1.强化安全生产体系与能力建设。严格按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着力抓好道路交通顽瘴痼疾、建筑施工、消防、燃气、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有限空间作业、特种设备、电力、农机作业、渔业、非煤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鼓励采取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聘请专家对风险隐患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对企业危险源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严格落实“三同时”审查。

2.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与能力建设。强化“四品一械”、产品质量、价格等领域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商品和服务消费的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不发生区域性、行业性、系统性、源发性事件和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重大特大安全事故。

3.强化防灾减灾救灾体系与能力建设。着力增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探索建立健全综合减灾评估机制。进一步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着力增强重大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防汛抗旱、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有效提升水库、河流抗洪能力,提升城市防洪涝灾害能力。按照国家要求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

4.强化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全县乡镇应急管理能力标准化“六有”建设和村(社区)应急服务站“三有”建设,以及省、市示范乡镇创建等工作。建立健全“上达部省市、下通乡、横联重点行业领域”的大应急指挥平台。全面修订完善《华容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部门专项预案。依托县消防救援大队,组建一支“一专多能”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有效。

5.强化风险防范体系与能力建设。深化开门接访、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四门四访”工作机制,健全领导干部接访约访和带案下访、包案落实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应急流转调解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信访风险预测、合法性审查等制度。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金融风险化解和应急处置机制,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专栏15  平安华容建设重点工程

社会治安防控重点工程:全面加强警务站、派出所、警务技能训练基地、社区农村警务室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建设,深化网格服务管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智慧公安”。

安全生产防控重点工程:推进“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监测预警体系。针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应急救援技术战术研究和训练。加强消防救援能力建设,新增1个普通消防站、2个小型站。全县所有乡镇建立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机构,配齐配强专职安全监管人员和执法装备。

自然灾害防控重点工程:新建一批全县小学、广场、大型社区避难场所。推进森林火灾和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程,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网点建设,建立监测监控平台。加强防汛抗旱、生态环境治理等防灾减灾骨干工程建设。

应急体系能力建设工程:新建县应急指挥中心(含应急救援装备采购、应急信息化体系建设)和应急储备仓库,新建三级应急避难场所10个。

第十一章  凝心聚力 强化规划实施新保障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加强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全县各部门、各乡镇、各街道、各社区党组织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2.提升党领导规划工作的能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提升党员队伍的发展力、创新力、执行力,进一步运用“学习强国”和“华容党建”等线上平台,深入开展“两结对三互比一联创”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在实现“十四五”目标和2035年宏伟目标征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3.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县“十四五”规划编制与实施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展和改革局。该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谋划、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建立“十四五”规划实施考核督办机制,把“十四五”规划执行工作纳入全县各级各部门绩效目标考核内容。

第二节  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1.完善发展规划体系。坚持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确保各类规划在总体上指向一致、空间配置上互相协调、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形成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为统领,以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为支撑,各类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

2.强化要素保障。通过保障土地供给、加大资金支持、强化人才支撑,为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和规划实施提供资源要素保障。合理调整用地结构,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确保用地需求。健全金融服务体系,用好用足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满足资金需求。

3.强化人才保障。全面落实湖南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的相关人才政策,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设置人才服务窗口,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办理等服务。营造有利于吸纳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良好环境。围绕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重要环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强化项目支撑。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加快重大项目库建设,形成竣工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年度项目滚动机制,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推进台账化、台账管理机制化,确保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有效推进。对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以及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要明确责任主体和协办单位。

第三节  强化规划监督评估

1.强化规划落实责任。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与实施领导小组领导下,强化规划分工落实,加强规划编制、实施和管理的制度建设。按照部门职责,分解规划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

2.加强规划评估考核。完善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创新评估方式,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完善规划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制度,强化规划实施督查,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监督预警。

3.动员全社会参与。加强本规划宣传,着力推进规划实施的信息公开,健全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机制,提高规划实施的民主化程度和透明度。发挥新闻媒体、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促进规划的有效实施。

抄送:县委各部门,县人武部。

县人大常委办,县政协办,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

                                            共印42份

华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7月25日印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