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012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来源: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   2012-12-05 11:25
浏览量:1 | | | |

五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市委、市政府五市一极和县委、县政府四县一中心战略,按照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和谐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做强优势农业,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民生事业,扎扎实实办好华容的事情,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呈现出以下七个特点:

1、经济总量持续增长。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11.18亿元,年均增长13.9%(预计数,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97亿元,年均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05.41亿元,年均增长21.3%;第三产业增加值55.80亿元,年均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95亿元,年均增长19.2%。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1.21亿元,年均增长36.9%。财政总收入6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85元,年均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10180元,年均增长14.8%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5年来全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结构之比由2007年的29.5:39.7:30.8调整为2012年的23.7:49.9:26.4。二产业比重较大幅度超过一、三产业,彻底改变了农业经济主导全县经济的局面,加快了传统农业县向新型工业县转变的步伐,新型工业化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3、新型工业快速扩张。2008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第一推动力,不断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造步伐,有效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全县以生态纺织、酒类食品、医药卫材、光伏电子、新型建材、机械化工为重点的六大产业格局基本形成。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165家,比2007年增加53家。全县纺织企业达到39家,纺纱规模达到58万锭,纺织产业基地县得到长足发展。酒类食品产业已成功引进央企华润雪花集团,啤酒年产量达20万千升,成为我县工业的龙头和支撑。福尔康卫材、海济药业、赛隆药业、力博电源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和世界领先工艺的高科技项目落户我县,新兴产业强势崛起。五年来,我县新型工业化分季考核在全市排名一直保持在靠前位置。

4、现代农业稳步推进。五年来,全县积极开展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创建,于2012年元月获此殊荣。突出粮食生产,根据省委省政府压单扩双控直播、保面提质增效益的要求,通过强化领导责任,确保面积落实,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148万亩,粮食总产连年增加,2012年可望达到70万吨。壮大生产基地,粮棉油菜渔等五大规模农产品生产面积分别达到170万亩、50万亩、25万亩、35万亩、38万亩,保持全省领先地位。突出品牌创建,五年来,共创建14省级著名商标和名产品7个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插旗菜业插旗商标获中国驰名商标突出环境整治,投入资金3275万元,发动群众36万人次直接参与,集中力量消灭陈年垃圾,出动机械1.5万多台次,完成陈年垃圾清理8.1万方,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农民群众自觉保洁习惯逐步形成,在全市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攻坚现场会上获评第一名。

5、基础建设成效显著。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5年来,全县大力开展争项争资,招商引资,累计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和专项贷款6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内资100.64亿元,到位外资7464.26万美元县城建设方面,投资16.8亿元,相继完成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厂、鼎山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护城港综合治理、黑水沟改造、县城街道提质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成功实施迎宾大道、一桥西路、华鲇路、书院路、二桥东路、二桥西路等主干道油化改造建设;大力推行民生配套项目,硬化小街小巷9万平方米,疏洗下水道3万平方米,亮化街巷180条,安装路灯3000余盏,添置果皮箱、垃圾斗200个,修建公厕、垃圾中转站8。荣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水利方面,全县共投入资金12.38亿元,开展了以蓄洪垸围堤加固工程、水库除险加固、洞庭湖治理为重点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4000多万立方米,垸内76公里大堤得到加固,28处涵闸得到整险重建,增强了我县抵御高洪的保险系数。交通方面,投资40.85亿元,升级改造省道46公里,硬化通乡公路47.6公里,通村公路1008公里,改造乡镇渡船65艘,新建农村客运站场7处。县域出境公路已全部达到国家二级公路等级水平,县到乡公路全部硬化,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以县城为中心的30分钟交通圈已初步形成。省道202扩改一二期工程、华容一大桥改造已竣工通车,省道306改线工程公路段已完成建设,岳常高速、岳宜高速、鲇鱼须大桥、花注线大修等项目已进入全面建设高峰期,荆岳铁路、塔市驿港区、珠跑线改造启动在即,华容河藕池河航道疏浚、梅田湖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进展顺利。

6、财政金融活力增强。在取消农业税及特产税的情况下,财税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培育税源,加大税收监管力度,确保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实现了与经济总量的同步增长。信贷环境的不断改善,确保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2012各项贷款余额48.1亿元,比2007年末增加22.3亿元

7、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贯彻落实科技兴县可持续发展战略,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投资1430万元,国家科技部批准我县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并于20117月被评定为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这是我县自2007年以来再次获此殊荣。五年来我县教育累计投入资金3.25亿元,建设义务教育合格学校69所;新建了马鞍山实验学校,今年秋季开学时投入使用;加速启动了职业中专建设。严格按标准兑现教师绩效工资,义务教育在职教师绩效工资今年达到人平1.5万元,极大调动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率已达100%。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连续5年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连续13年获得省优省模称号。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完善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累计新建农村爱民安居房”1407栋。就业与再就业工作稳步推进,“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就业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工会、共青团、妇联、拥军优属、工商联等群团工作进一步改善。民政、国土、环保、血防、统计、气象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稳步向前发展。

 

 

(摘自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文件

《华容县2008—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2013—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