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吴道生
来源:本站原创   2010-06-09 16:24
浏览量:1 | | | |

华容植棉有悠久的历史。据《元史》记载,华容植棉在宋末元初就已开始,传说原棉的品质好。明清时期,棉花已盛产滨湖地区。清朝光绪年间,华容县已是湖南的产棉重点县之一,当时清廷十分重视,曾两度从美国引进“陆地棉”良种,首先在华容试种、繁种和推广。民国初期,华容成为湖南省的第二大产棉县,历史记录植棉面积最高达到32万多亩,占湖南滨湖棉区14县植棉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华容县植棉业兴旺发达,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皮棉产量不断提高,发展成为湖南棉花生产面积第二,产量(单产、总产)第一的棉花大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植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棉花生产,华容跨入了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的行列。

 

 

 

一、“要发家,多种花”

 

 

 

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政府竭尽全力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振兴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把恢复和发展棉花生产放到重要地位,号召农民种植爱国棉。全县组织了植棉工作队,向重点乡村派驻植棉工作组。工作队成员深入宜棉地区农户,大讲“谁种谁收”的农村土地政策,大讲种棉是爱国爱新政府的表现,是保卫革命成果、巩固新生政权、发展国家工业的需要,更是发展生产,恢复农村经济,增加农户收入的需要,使农民认识到:爱国家,种棉花,要发家,多种花。通过宣传,充分激发了农民群众植棉扩棉的积极性,掀起了大种棉花的热潮。1951年春,广大农民在种“爱国棉”的口号鼓舞下,全县植棉面积恢复到16.9万多亩,比解放时1949年的植棉面积增加88.6%。

 

当时九区坝上乡(即今幸福乡),31岁的农民吴道生,种菜园子出身,卖小菜过日子,听了县植棉工作队的宣传号召,积极响应,种植“爱国棉”。他向家里人说:“爱国家,种棉花,自己要发家,也要多种花”,并决定将一亩最上等的菜园子改种棉花。由于他的棉苗生长突出,长势喜人,引起当时县植棉工作队队长曹文斌所在区、乡政府的重视。他们经常深入棉田,临田察看,入户走访,发现吴道生的植棉技术确确实实比别人的先进,他种的棉花生长形势好,好在以下几点:首先,他的棉种人工精选壮籽,粒粒饱满,草灰搓籽成行点播,别人则是大量的毛毛干籽“满天星”撒布。其次,棉苗在田间成条成行,苗足苗匀,长得整齐均匀,田间杂草锄得干净,而别人的棉花稀密不匀,高矮不均,缺株弱苗较多,杂草除得不尽。第三,棉株生长发育比别人的快,现蕾开花结铃早等等。经区委研究讨论,认为吴道生在植棉方面有技术、有成效,决定作为发展棉花生产的引路典型加强培养。

 

是年,吴道生在驻舒安(今注滋口镇注东村)的省农林厅滨湖植棉指导所华容植棉指导站指导下,对棉花实行打老叶、抹赘芽、摘顶心、踩棉推株并行等新技术措施,棉花获得了高产,一亩棉花收获籽棉387斤,折合皮棉113.8斤。年终,在区农业生产总结大会上,吴道生作了典型发言,区长亲自献花,颁发雨伞、套鞋等奖品。

 

后来,吴道生被评为特等棉花高产模范,出席县、省农业劳模大会,轰动了南县、安乡、澧县等产棉县区。从此,吴道生经常被派出去,请出去,介绍植棉技术,与毕承松(澧县植棉模范)、唐纯银(安乡县植棉模范)等经常相互交流棉花丰产经验,推动植棉业的发展。

 

 

 

二、“树靠人栽培,人要党培养”

 

 

 

吴道生1922年4月出生于一个破落的中农家庭,早年丧父,只读过半年私塾,青年时代和兄长跟随母亲靠种菜园子出售小菜度日,生活艰苦,直到解放。1951年响应党和政府发展棉花生产的号召,带头将“土改”分得的土地扩种棉花,刻苦钻研植棉技术,所种的一亩丰产试验田获得高产,全家种的10多亩棉花产量比周围其他人的高出二、三倍,获区、县、省人民政府的奖励。1952年,在省植棉指导站的帮助和驻户植棉技术干部张五美的指导下,改进植棉技术,植棉7.7亩,棉花单产创省纪录,被评为湖南特等植棉模范。1953年,吴道生响应政府的互助运动号召,在坝上乡组织第一个互助组,任组长,发展棉花生产,全组30多亩棉花田和自己的一亩多棉花丰产田,又创高产纪录,再次被评为湖南省植棉模范。

 

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始,有一位驻户办点的县级领导问吴道生“现在好不好?”吴道生答:“‘树靠人栽培,人要党培养’,怎么不好,我是幸福的,我家是幸福的。”那位县领导随口应道:“那你们的农业社就叫幸福农业社吧”。吴道生从此开始担任“幸福社”的社主任兼植棉技术主任。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全社的407亩棉花,单产夺全省之冠,该社成为湖南省8个受奖农业社之一,当年获得国家级农业增产奖。吴道生本人又一次被评为湖南省特等农业劳模,荣获中央农林部颁发的金质奖章、光荣纪念册、奖金以及日本制造的手摇高压喷雾器两台。

 

吴道生由于推广植棉技术,培训植棉技术能手和种好自己丰产实验地,全社三年单产皮棉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他两度出席全国农业劳模大会,均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58年,吴道生获得全国植棉劳模称号,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党的培养,鞭策着吴道生向植棉高峰攀登,为华容植棉业作出更大贡献。1959至1979年的20年间,他在担任所在的幸福大队党支部副支书、副大队长时,年年坚持种棉花丰产田,以自己的试验田为示范,负责指导全大队的科学种棉工作,系统地摸索出了一套套的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选出了棉花良种新品系“幸福一号”,为全县棉区培训了20多名植棉能手。吴道生这位植棉能手的思想品德、植棉技术在各棉区开了花结了果。女棉农韩金芝,是吴道生手把手培训的植棉能手之一,后迁洪山头乡长宁村种棉创高产,1959年被评为县棉花高产模范出席县劳模会。全国植棉模范、全国人大代表刘纯辉也曾到吴道生那里学习过植棉技术。

 

吴道生念念不忘党的培养,“树靠人栽培,人要党培养,没有共产党培养,就没有我吴道生的今天……”几乎是吴劳模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家里在外面,他总是感恩不尽地说出这句心里话。他这样说也坚持这样做。1979年,年近“花甲”的吴道生,壮心不已,依然种了两亩棉花高产田,最后一次出席了省农业劳模大会。到1980年,因患胆结石症,住院手术治疗,回家后,还种上了一亩棉花丰产田。1981年,实在是年老体弱,才被迫放弃了棉花丰产田而退了下来。

 

吴道生在华容植棉业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党和政府也给予他很高荣誉。除多次出席各级农业劳模会外,还先后出席过县、省党代会和湖南省第二、三、四、五届人代会,是全国人大第一、二、三、五届代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